发展体育赛事 培育新型消费 赋能经济增长
2024年12月25日
江苏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少军
当前,全省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在服务全国大局中塑造新优势、打开新空间、作出新贡献。体育赛事是培育新型消费、赋能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为让广大网友更好了解我省赛事经济发展情况,进一步助力推动体育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近期我们邀请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少军做客江苏省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与网友互动交流。
主持人: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由江苏省人民政府网、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新江苏·中国江苏网和“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公众号联合推出的在线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宗祺。
体育赛事已日益成为拉动消费、激活市场、促进产业升级的新引擎。近年来,中央和省多次对积极培育体育赛事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提出明确要求,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提出,要“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积极发展冰雪经济”,刚刚举行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突出增强群众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大力提振消费”。江苏体育赛事、赛事经济等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又将有哪些思路打算?这些都是体育爱好者和广大网友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少军,围绕“发展体育赛事 培育新型消费 赋能经济增长”这一主题与大家进行交流。陈局长,您好!
陈少军: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陈局长,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我省体育工作和赛事经济总体情况。
陈少军:好的,体育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近年来,省体育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有关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体育强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进一步推动体育文化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体育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效能不断提升。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4.32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43.8%。今年巴黎奥运会,我省共有41名运动员、14名教练员和3名工作人员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参赛人数位居全国第二;共获得4金、5银、7铜共16枚奖牌,创超奥运会纪录1项次、打破亚洲纪录2项,金牌、奖牌总数全面超上届,奖牌总数与广东省并列全国第一。
体育赛事是培育新型消费、赋能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将促进体育休闲消费纳入重大经济部署;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2024年全国两会和省两会都再次强调,要积极培育体育赛事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积极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明年重点任务;刚刚举行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突出增强群众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大力提振消费”。为加快发展赛事经济,我们召开全省体育赛事工作会议,对赛事发展进行专题研究部署,聚焦培育体育赛事新消费增长点,坚持“体育+”融合发展思路,做到体育牵引、文化赋能、旅游带动,着力引进高水平赛事活动、打造品牌IP赛事,不断扩大体育休闲消费,增强体育赛事促消费、稳增长作用。
主持人:感谢您的介绍。我们知道,发展赛事经济首先要有丰富的赛事活动,请教陈局长,围绕抓供给、多办赛,省体育局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明年有什么赛事计划安排?
陈少军:文艺靠表演,体育靠比赛。赛事作为体育的核心元素,不仅是推动体育事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近年来,省体育局将发展体育赛事作为建设体育强省的重要工作,围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参赛观赛需求,着力打造多层次、多样化赛事活动体系。目前,全省体育赛事数量规模、质量效益走在全国前列,今年以来全省共举办全国以上竞技体育赛事160项次,其中国际赛事24项次、大运河系列赛37项次、马拉松37项次。
围绕抓供给、多办赛,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政策保障。先后制定出台创建体育特色品牌赛事指导意见、深化服务体育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恢复和扩大体育休闲服务消费的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支持各地积极申办举办国际国内高端体育赛事。省本级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引导扶持一批能够带动群众广泛参与、推动竞技水平提升、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赛事。完善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目录和标准,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参与赛事举办和运营,吸引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内外知名体育赛事运营企业落户江苏。二是注重品牌引领。坚持城市主体主创,推动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和自然禀赋,将特色品牌赛事创建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精品竞技赛事和大众普及赛事,构建“一城市多品牌,一县区一特色”的品牌赛事体系。每年举办“一带一路”“大运河”“长三角”“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等系列赛事活动,影响力不断提升。三是强化监管服务。先后制定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应急预案和管理办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工作指导手册、赛事活动安全生产标准和检查清单,推动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分级分类监管,组织开展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赛前风险评估以及路跑赛事活动省级现场陈述,较好保障各类赛事活动规范有序开展。寓监管于服务,在全国率先设立体育赛事活动指导员制度,为举办方做好赛事组织实施、安全风险防控、应急情况处置等提供技术支持。建立全省体育赛事信息平台,动态汇总全省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资源信息,为各类主体办赛、群众参赛观赛,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高质量赛事活动供给,鼓励各地承办举办国际国内高端体育赛事和特色品牌赛事,筹办好2025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世界青少年击剑锦标赛等重大国际赛事,继续办好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等赛事,不断提高青少年阳光联赛办赛水平,建立和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校园联赛机制。明年我们将首次举办全省城市足球联赛,还将开展全省群众性品牌赛事活动100项次以上,同时加大“村界杯”“村BA”“村跑”等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供给力度。
主持人:是的,能够明显感觉到我省体育赛事活动越来越丰富了。今年以来,为发挥赛事效应、释放消费潜力,全国上下开展了“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我省相关活动开展情况怎样?
陈少军:体育赛事引流、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为发挥赛事效应、释放消费潜力,我们加强与文旅、商务等有关部门单位协作配合,建立健全联合办赛、融合发展机制。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促消费活动,分批发布“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清单共150项,其中在2024“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文旅消费推广季,发布涵盖马拉松、足篮排球、水上运动及时尚运动等四大类重点赛事清单30项,推出缤纷多彩的“赛事+旅游”新场景新玩法。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我省在景区、街区、商圈共举办各类赛事活动502项次,累计约68.1万人参赛,带动客流约615万人次;其中有消费数据统计的274项次赛事,拉动住宿、餐饮、旅游消费约30.3亿元。
具体来说,我们举办了3场全省“跟着赛事去旅行”促消费系列活动,分别走进南京金陵STYLE商圈、扬州生态科技新城和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通过观摩特色赛事活动、设立惠民运动市集、体验体育旅游项目等,展现丰富多彩的文体商旅融合消费新场景。其中,结合2024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两个博览会”),在苏州举办约400名运动员参赛的“旱地小铁三”赛事,组织20余家体育企业现场设立运动市集,推出优惠促销活动,累计带动客流3.5万人次,配合“两个博览会”周边区域引流超过10万人次,带动周边商圈销售增长超过20%。
去年起,各地也都陆续开展了系列赛事与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促消费活动。南京在全国率先开展体旅融合、体商融合、赛事进景区、赛事进商圈行动,全国射箭锦标赛2次走进夫子庙景区中国科举博物馆,打造融古贯今、文武会师的体育赛事新场景,实现专业赛事融入传统文化、推动体旅融合的良好效果。无锡、苏州、盐城等地结合赛事活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举办体育消费节、体育嘉年华等主题活动,结合老字号展销、非遗展演、文创市集、特色农产品推介等,促进文体商旅深度融合,努力激发消费动能。
2025年,我们将持续推进赛事活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举办不少于6场全省“跟着赛事去旅行”促消费系列活动,培育文体商旅融合消费新场景,并整合相关企业、金融机构等资源,创新推出惠民促消费措施,营造促消费浓厚氛围。
主持人:听了您刚才的介绍,发现“跟着赛事去旅行”正在成为一种新风尚,文体商旅融合倍增效应不断显现。请问我省在深化体旅融合、发展户外运动产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后有什么工作安排?
陈少军:体育赛事、文化旅游都是新的消费增长点,“赛事+文旅”叠加融合,催生体育旅游新业态、新场景蓬勃发展。早在2021年,省体育局、省文化和旅游厅就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布深化体旅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推动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目前,我省已创成3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7个项目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联合认定12个体旅融合发展优秀案例,推介170个节假日体育旅游攻略,认定七批共101个体育服务综合体。今年10月,省体育局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水上运动休闲消费的意见》,支持扩大水上运动场地供给,丰富水上运动休闲消费场景。累计打造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活动11届64站,其中江苏承办18站活动、累计参与5000余人次,许多承办过该活动的县(市)已成为体旅融合发展的标杆。“两个博览会”在苏州成功举办,展区规模超5万平方米,500余家国内外单位参展参会,现场观众达6.5万人次,线上直播观众突破50万人次,全网信息浏览量破2亿。与旅游头部企业同程集团签署促进“体育赛事+旅游”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体育赛事经济繁荣和体育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赛事+文旅”融合发展,高质量打造一批户外运动和体育旅游目的地,推动公园、景区、度假区等,丰富体育消费新业态、增强消费新功能,提供多样化消费体验。充分发挥“水韵江苏”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水上运动项目,培育亲水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落实国家有关发展冰雪经济、低空经济等部署要求,发展冰雪运动产业、低空文体旅产业和消费场景,促进路跑、骑行、汽摩、攀岩、露营等时尚项目发展。深化打造长三角体育节、运动休闲体验季以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品牌活动,更好发挥品牌带动效应。
主持人:感谢您的解答,体育场地设施是发展赛事经济、扩大体育休闲消费的基础支撑。在增加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方面,省体育局采取了哪些举措?下一步推进计划是怎样的?
陈少军:正如主持人所言,发展赛事经济、扩大体育休闲消费的重要物质基础就是体育场地设施。省体育局一直高度重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指标和体育公园(广场)、健身步道建设,连续多年被分别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和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围绕更充分、更亲民、更便捷,持续打造“举步可就”“处处健身”的运动场景。截至2023年底,全省体育场地共计35.5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69亿平方米。在风景优美的城市景观或滨湖、湿地、公园,以及因城市升级产生的“金角银边”,建成各类体育公园(广场)1400多个、健身步道5.16万公里,尤其是建成群众需求较大的球类运动场地17.11万个,其中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场地8.18万个,在全国率先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完善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成冰雪场地45个、水上(海上)运动场地273个、航空运动机场23个、汽车摩托车运动场地199个、营地190个、攀岩(攀冰)场地254个。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提升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水平,将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特色田园建设等工作,指导各地加强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既有建筑改造更新,植入体育消费新业态、新功能。因地制宜在城市公园、绿地中建设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匹克球等嵌入式球类活动场地和健身设施。支持社会力量投资改造闲置场地设施,推动现有场馆升级服务,改善办赛条件。引导经营主体对赛事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多措并举吸引人流,创新打造赛事新场景。加强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和综合利用,提升智慧化运营服务水平。
主持人:经营主体是发展赛事经济、壮大体育产业的主力军。请问陈局长,我省是如何培育体育赛事经营主体、优化营商环境的?下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陈少军:经营主体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省体育局一直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江苏体育产业15条”“江苏体育产业9条”、深化服务体育企业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等近30项政策举措,支持包括赛事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加快发展。截至目前,全省拥有体育产业法人单位数超4.5万家,江苏共创人造草坪、江苏金陵体育、扬州金泉、江苏康力源体育等4家企业在主板上市,5家企业入选体育领域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与浙江并列第一)、14家企业入选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二)。
同时,在全省建立200多个体育产业政企沟通联系点,联动实施服务体育企业“十个一”行动计划,每年举办体育企业家高级研修班、优秀体育企业研讨交流活动,开展服务体育企业面对面活动;与有关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设立“金融贷”绿色通道,2020年以来累计服务体育产业小微企业1200余家,投放信贷资金超20亿元。试点开展马拉松、自行车运动项目产业链调研,编制产业链图谱,梳理重点企业清单,为“一链一策”精准服务企业提供支撑。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现有赛事运营相关企业2200余家,但主要以中小微企业为主,整体规模偏小。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壮大体育赛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一批创新能力强、商业模式新的体育赛事运营企业,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大型国有企业进军体育赛事领域,同时有针对性地对接引进一批国际国内一流赛事公司,借助其专业水准、资源优势等盘活本土赛事资源。进一步向社会释放赛事资源,探索将赛事活动承办权、场馆运营权等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公开交易,将赛事最大限度地交给市场,加快构建以企业为核心、市场化运作为基础的体育赛事运营机制。二是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业强链补链。做大“赛事+制造”“赛事+文旅”“赛事+培训”等产业链,推动赛事装备和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赛事运营、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全产业链发展。引导赛事运营与旅游、住宿、餐饮、购物等企业组建产业链企业联盟,探索“跟着赛事去旅行”一站式服务。用好赛事冠名、商业赞助、特许经营等市场手段,努力将赛事资源转化为市场资源。
主持人:接下来,又到了咱们节目的数字问答环节了。大家可以看到,我手上拿了一个题板,上面写“3044元”,请陈局长跟我们分享一下,这个数字代表了什么?
陈少军:这个数字是最新出炉的2023年全省体育消费调查数据,2023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体育消费3044元、较2022年增加了377元,增幅达14.1%;南京、常州、苏州3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人均体育消费均超过3200元。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省体育休闲消费总体呈现稳步恢复、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我们对扩大体育休闲消费,进一步稳增长、促消费、激活力充满信心。
数字的显著增长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前几年因疫情被抑制的体育消费需求逐步释放,体育健身、观赛参赛、体育培训等需求日益增长,体育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从人均体育消费3044元的构成来看,体育观赛消费增幅最高,达到26.9%,体育培训消费增长11.6%,健身休闲消费增长10.2%,体育旅游消费增长9.5%。另一方面,体育休闲消费、体育赛事被列为服务消费重要内容,国家和省级层面都对发展体育赛事、培育新型消费作出部署安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23年省体育局制定实施进一步恢复和扩大体育休闲消费的措施,从供需两侧采取18条措施,激发消费内生动能。全省培育创建了一批高质量国家和省级体育产业和体育旅游发展载体,遴选100个体育消费场景典型案例;大力发展数字体育休闲新业态,12个项目获评国家体育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体育典型案例,认定16个智慧体育场馆创新项目。
今年巴黎奥运会赛场上,我国健儿竞技成绩出众,个人魅力凸显,吸引了青少年热情观赛、积极参与。奥运会后,全国“游泳场馆”的网上搜索量同比增长30%,健身场馆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128%;全省各地体育项目体验参训的青少年人数明显增多,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等项目的体育培训机构人潮涌动,轮滑、街舞、攀岩等颇受青少年喜爱的潮流运动,也在奥运会的带动下逐步从小众走向大众。综合来看,体育休闲消费发展前景广阔,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满足高品质生活需求方面将进一步发挥作用。
主持人:谢谢陈局长的解答。我这里还有一个数字“60”,请问陈局长,这个数字代表了什么?
陈少军:这个数字跟火爆的路跑、马拉松赛事相关。今年全省共举办路跑赛事60余项次,基本实现13个设区市全覆盖,其中中国田径协会认证AB类赛事38项次(马拉松37项次,10公里赛事1项次),共吸引世界各地跑者约60万人次参与。
近年来,“马拉松经济”受到广泛关注,群众参与马拉松热情高涨,赛事数量一度呈现“井喷式”增长,今年上半年经常一个周末全国几十场马拉松同时举办,对“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消费带动作用不断增强,赛事“流量”不断转换为经济“增量”。2024无锡马拉松报名盛况空前,26.6万名跑者踊跃报名,中签率仅为3.45%,可谓是“一签难求”。参赛规模3.3万人,约65%的跑者来自江苏省外,沿途共有38.5万名观众观赛,一人参赛、全家旅游,一日参赛、多日停留,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旅游、展会等经济效益约2.83亿元,同比增长45.5%。赛事注重文体商旅资源联动,约29.5%的外地观众在无锡各大景区商圈游览消费。此外,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市外参赛者占比62.6%,其中省外参赛者占比38.4%,21.8万名观众现场观赛,带来产出经济效应1.9亿元,为旅游相关领域带来6859万元的拉动作用。南京溧水半程马拉松,每位选手可获得溧水旅游年卡一张,畅玩九大景区;选手凭号码布可免费享受溧水住宿、餐饮、购物等优惠,“史上最强号码”一键满足跑者“吃住游购娱”多重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马拉松赛事指导、服务和安全监管,确保赛事安全有序开展,同时将密切与文旅、商务等部门的沟通合作,加强文化、体育、旅游活动一体谋划、一体开展,打造赛事消费新场景,提升全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进一步促进体育及相关消费。
主持人:谢谢陈局长。除了我刚才向您提的这几个问题,还有不少网友通过江苏省人民政府网、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向局长提问,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网友:我是一名健身爱好者,想了解一下江苏群众性赛事活动举办情况?
陈少军:体育赛事活动是带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要素提升的“催化剂”,更是体现全民健身服务人民群众、整合资源效果的“晴雨表”。我们着力健全覆盖全省、贯通城乡、区域联动、特色鲜明的赛事活动体系,持续丰富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服务供给。今年以来,我们合并举办省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省第五届网络全民健身运动会、纪念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72周年活动、“长江经济带”全民健身大联动开幕(启动)仪式、“我要上全运(十五届全运会群体项目)选拔”,活动规模大、现场氛围浓、社会反响好。持续打造“魅力江苏 最美体育”系列品牌赛事,指导省属体育社团举办“超燃街舞”俱乐部联赛等347项省本级赛事活动,拉动消费约8.61亿元。第五届江苏省网络全民健身运动会总参与人次2983万,关注人次约3801万;首届江苏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对抗赛共吸引了近5万名观众现场观赛,直播观看人数超过100万;省第二届社区运动会历时4个月,共举办5000余场,参赛群众达60多万人,关注人次90多万。徐州沛县“村界杯”农民足球赛火爆出圈,央视《焦点访谈》节目、农业农村频道和新闻频道均有报道。苏州常熟市“村跑”、扬州仪征市“村BA”、南京江宁区乡村足球嘉年华、泰州姜堰区“溱潼会船节”等群众身边的特色赛事圈粉无数,镇江丹阳篮球队参加全国民族团结“村BA”邀请赛杀入半决赛,成为“最强黑马”。在此,欢迎各位网友多关注和参加各项群众性赛事活动,热爱体育,强身健体。
网友:我们是一家赛事运营企业,每年会承办或者自己策划组织一些商业性赛事活动。请问,在促进赛事经济发展方面,明年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吗?
陈少军:感谢你的提问,也非常感谢广大赛事运营企业一直以来对江苏体育产业发展的支持。
为进一步丰富赛事供给,更好发挥体育赛事促消费、稳增长作用,根据省政府推出增量政策的要求,省体育局正会同省财政厅研究制定对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主办、承办赛事的奖补办法。关于政策具体内容,我们将在正式出台后进行宣传和解读,请大家持续关注江苏省体育局网站相关信息,也欢迎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届时积极申报,享受政策红利。
主持人:好的,谢谢陈局长的解答,非常感谢您今天做客我们的演播室,同时也很感谢广大网友的关注和收看!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如果各位网友还有疑问,欢迎您留言提问,江苏省人民政府网将以“访谈回声”形式发布问题答复,省体育局将通过电话、邮件等形式对您进行答复,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