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李豪:能够为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我很骄傲自豪,我没有辜负所有人的希望和努力

发布时间:2024-09-05 16:48浏览次数: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巴黎奥运会双金得主、“神枪少年”盛李豪的奥运记忆

盛李豪.jpg

  少年“神枪手”,为中国队摘得巴黎奥运会首金:“升国旗奏国歌,很自豪骄傲,当时我就觉得没有辜负所有人的希望和努力。”

  沉着冷静,打破奥运会男子十米气步枪纪录,成为巴黎奥运会双冠王:“可能大家看不出来,反正我自己感觉挺紧张。”

  面对未来,初心不改,梦想可期:“我不是很信天赋这个东西,我觉得坚持努力,去钻研技术理论,突破自己,肯定是越来越好。”

点击播放视频

  9号,在结束了巴黎奥运会的征程后,奥运双金得主盛李豪回到了家乡,第一站就来到了他从14岁起,开始拼搏奋战的地方——江苏省方山体育训练基地。面对着欢迎人群如潮的掌声,盛李豪显得很羞涩。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喜欢,感谢大家都满怀期待地守望着我!”

  这一刻的盛李豪和巴黎奥运会赛场上那个沉着冷静、决胜千里的神枪手判若两人。

  北京时间2024年7月27日17点,巴黎奥运会混合团体10米气步枪决赛打响,盛李豪搭档黄雨婷,对阵韩国队的朴是晙/金智贤。两个不满20岁的少年肩负着夺得“奥运首金”的重任。在此之前他们已联手夺得该项目世锦赛、亚运会、世界杯分站赛等多项大赛冠军,因此被视为本届奥运会首金的有力争夺者。

  盛李豪:对我来说,我知道我们是第一个项目,也是首个出金牌的项目,我不觉得我一定可以拿到冠军,因为在奥运会(比赛)变动比较大。

  主持人:射击其实是一个偶然性比较大的项目。

  盛李豪:可以这么说,它的容错率也很低,对于结果的预期我当然是想要打得更好,但是我只能做好这个过程,结果怎么样,我也不知道。

  主持人:你在赛前会不会刻意地去屏蔽一些外界的声音?

  盛李豪:我没有刻意去屏蔽,对我来说不会影响我。

  对盛李豪来说,他需要做的是完全专注于比赛。根据规则,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项目金牌赛,每轮每队两位选手射击环数相加,多者得2分,平局各得1分,因此场上局势瞬息万变,要求运动员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决赛打得非常激烈,开局盛李豪/黄雨婷0:2落后,但这对组合保持平稳心态,不急不躁,很快以6比2领先。此后两队选手互有胜负,比赛一度十分胶着。但盛李豪和黄雨婷的发挥明显更胜一筹,以14∶8领先,此时中国队距离胜利仅有一步之遥,然而韩国队没有放弃连扳两局,14:12,比赛再次出现了悬念。

  主持人:被他们连续追分的时候,你们心态上有没有波动?

  盛李豪:其实没什么影响,混团决赛差个6分、8分都很正常,我只是关注一些成绩的变动,对于我来说心态上没有什么影响。

  最终,两位“00后”小将临危不乱,以16:12惊险获胜,帮助中国军团拿下巴黎奥运会首金。

  “盛李豪10.7环,21.5环,中国队获胜,盛李豪和黄雨婷用304天的时间把杭州亚运会的金牌变成了巴黎奥运会的首金。”

  获胜后的盛李豪和黄雨婷几乎没有庆祝的动作,有着不可思议的云淡风轻。

  盛李豪:其实我挺开心的。

  主持人:只是没有表露出来给我们看?

  盛李豪:可能表现得没有那么明显,更多的是比较敬重。

  主持人:你的这种敬重是指?

  盛李豪:升国旗奏国歌,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很自豪骄傲,当时我就觉得没有辜负所有人的希望和努力。

  盛李豪不负众望,摘得首金。但他很清楚,还不到可以放松的时候,因为还有比赛在等着他。北京时间7月29日,男子10米气步枪决赛,竞争异常激烈,现场非常嘈杂。

  主持人:你身边的对手几乎都戴了耳塞,还有人戴帽子等等各种装备,我们看到你没有戴耳塞,那么嘈杂的环境对你没有影响吗?

  盛李豪:我感觉没什么影响。

  主持人:在赛前,队伍有没有专门在这一方面对你们进行过一些训练?

  盛李豪:有一些,会制造一些欢呼,放一些声音。反正没什么影响,专注打好比赛就行了。

  话虽如此,但一向以淡定著称的盛李豪,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紧张的情绪。进入淘汰轮,他前期发挥较为稳定,领先优势逐步扩大。但在比赛中后期他打出9.8环和9.9环,让前期优势不断被缩减。

  盛李豪:可能大家看不出来,我自己感觉挺紧张。

  主持人:你的紧张是表现在哪里?比如说心跳会加快吗?

  盛李豪:有的时候会,精神高度活跃,有这一点影响。因为成绩没有达到很好,自己的状态也很不稳定,所以当时心态有点小紧张。

  主持人:我在看到你打了一个10.3环的时候,电视画面还给到你一个特写,就是你皱了皱眉,然后摇了摇头。像你一般出现这种表情或者这种动作的时候,是对刚刚这一发子弹打得不满意,还是说有其他的一些想法?

  盛李豪:首先在高水平的比赛当中,你打10.3环肯定是不太够的,但很重要的还是自己对自己状态的感知,因为体育运动注重自己对本体的感觉感受,一定要知道自己动作操作的规范性,在比赛的时候我确实状态并没有那么稳定。

  主持人:所以那时候也是给自己稍微调整一下。

  盛李豪:在个人的决赛中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时间调整的,因为个人的决赛无法暂停,我只能重新回顾、重新梳理我的技术,继续比赛。

  在经过及时调整后,盛李豪又打出了10.9环的好成绩,并一步步确立着自己的优势,进入最后一枪时,盛李豪领先对手。但是这最后的一枪,盛李豪显得格外谨慎。

  主持人:最后一枪之前我看你重复了三次(举枪)贴腮瞄准的动作,打出这一发子弹之前是有压力的吗?

  盛李豪:对!最后一发(子弹)我想的还是要坚持做好自己的一些技术上的东西,慎重一下,我就只是进行一个技术操作。当然其中是有一个感觉的判断,因为动作操作有一定要求,如果说技术上面没有做好,硬要去做的话,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的机会。

  在7月29日这一天,盛李豪收获了他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第二块金牌。而40年前的这一天,他的前辈——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拿到了历史上的首枚奥运金牌。

  盛李豪:我觉得很巧合,这也是体育运动的传承跟发展。

  主持人:你觉得你从前辈的身上得到了什么样的一些传承?

  盛李豪:当然是(前辈)在赛场上展现出的顽强拼搏的形象,(激励我)要好好地表现自己。

  两个项目、两枚金牌,足以说明这是一次完美的奥运之旅。然而盛李豪却只是给自己的巴黎奥运之旅勉强打了个及格分。

  主持人:如果100分是满分的话,你给自己的巴黎奥运之旅打多少分?

  盛李豪:多少分?60分吧。

  主持人:60分?你参加两个项目,拿了两块金牌,为什么只给自己打60分?那40分扣在哪里?

  盛李豪:扣在比赛场上一些把控、一些操作。这次比赛,在场上有的时候,心态对我有点影响,打比赛本身就比较紧张,影响到了我一些操作。可能是因为我更注重过程,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很多时候结果并不是我能决定。

  其实上次(东京奥运会)我虽然很紧张,但是我认为我发挥还可以。

  3年前在东京,作为中国射击队奥运历史参赛年龄最小的运动员,不满17岁的盛李豪在东京第一次登场就拿到了银牌。

  命运的齿轮,往往在不经意间转动,如果东京奥运会没有延期一年举行,盛李豪绝无可能拿到参赛资格。

  当时,中国射击队为增强实力,扩大了选材范围,通过2020年9月和11月的全国冠军赛和全国锦标赛两次海选,盛李豪把握机会脱颖而出,进入了国家队的奥运会初步选拔队伍。但实际上那个时候,也没有人能想到盛李豪会进入东京奥运会阵容。

  进入国家队后,盛李豪和众多名将一起竞争,这段时间他的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他后面的三场选拔赛一场比一场沉稳,最终幸运地进入东京奥运会的参赛阵容,完成了在很多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盛李豪:运气很好,因为(东京奥运会)延期,而且我还能选上奥运会队伍,全程看下来真的是运气好。

  更让人惊奇的是,初登奥运赛场,他就获得了男子气步枪个人项目银牌,展现了超越年龄的冷静与天赋。然而在他的教练姚烨看来,盛李豪并不是一个天才型选手。

  姚烨:如果按照大家对于高水平运动员常规的这种认识,国家射击队的每一名队员都是天才,对于盛李豪来说,我认为他不算是天才,他有一定的天分,但更多地要靠他后天努力,不断提高,才有可能有今天这样的一个水平。

  和师父一样,盛李豪也不太相信天赋一说。

  主持人:你觉得自己有没有天赋?

  盛李豪:有吧,我也不知道有没有,我不是很信天赋这个东西。

  主持人:我们换一种问法,如果你用你的眼光来评判的话,一个优秀的射击运动员他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盛李豪:我觉得(要)坚持努力,很有耐心,会去钻研一些技术和理论,这样就好了。

  主持人:你平常是怎么去钻研的?

  盛李豪:训练当中看一看自己的感受,比赛打完再回顾一下。

  采访中,盛李豪轻描淡写地讲述着他的训练,可是成功从来就没有捷径,突出的成绩,离不开平日刻苦训练。在姚烨看来,今天的成绩,都是他一点点练出来的。

  姚烨: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到方山基地集训,那时仅是一个孩子。我也对他比较担心,所以,当初把他的启蒙教练沈超一同请过来协助训练。现在来看,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从他最初,14岁就过来,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不仅需要他个人的努力,而且还需要周围人的帮助,尤其是在国家队期间,整个国家队的团队非常优秀。这个团队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顶级的。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国家平台,他才有机会在这样的平台上学习、生活、提高,同时也很好地抓住了这次巴黎奥运会的机会,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路走来,在很多人的眼里,盛李豪的射击之路一帆风顺,但其实,他也有过困惑和彷徨、也曾遭遇过瓶颈期。

  主持人:现在你回头去看,觉得自己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吗?

  盛李豪:不是,我觉得挺困难的,我想着如果我能打得更好的话,可能三四年前就能打得很好。其实在20年是有瓶颈(期)的,20年到22年都比较瓶颈。

  主持人:瓶颈期是什么方面?

  盛李豪:因为身体,我长高了,对于动作还有操作基础这些都是很有影响的,所以我要重新改变一些操作动作,很困难。

  无论多难,骨子里要强不服输的盛李豪还是坚持了下来,他不断地练习、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挑战自己并超越自己。

  不用怀疑,盛李豪能取得如今的成绩,绝非只因他自己口中的“运气好”。如今,站在射击生涯的全新起点上,不满20岁的盛李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还有更多的成就等待这位少年缔造。

  姚烨:我想他的提升空间还有很大,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他去努力。内心更强大了,但还不够,他今后面对的困难和挑战还有很多。

  盛李豪:想要突破,突破自己肯定是越来越好!


[暂无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