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安区实现5个体育社团组织镇(街)全覆盖

发布时间:2023-10-18 10:32浏览次数:

  10月16日,淮安市淮安区完成为期二个月的全区17个镇、街道的社会组织备案工作。资料显示,至2023年6月底,全区实现了5个体育社团组织镇(街)全覆盖,即所有镇、街道均成立了5个或5个以上体育社团组织,其中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3个综合社团组织为区统一规定成立外,各镇、街道结合自身实际,再成立至少2个以上单项体育社团组织。

  以体育社团为重点的体育组织是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力量,也是政府构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重点。因此,在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中,淮安区十分重视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并力促体育社团组织城乡全覆盖。首先,以综合性体育社团组织城乡全覆盖为抓手,从组织措施上加强城乡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该区明确要求,各镇、街道要成立镇(街道)级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3个综合社团组织,各司其职,推动全镇(街道)全民健身工作发展。第二,鼓励各镇、街道成立镇(街道)级单项体育协会2个及2个以上。要求各镇、街道结合本镇、街道全民健身强项、优势项目,成立单项体育协会,打造镇(街道)健身品牌。如“淮安掼蛋”发源地漕运镇(原南闸镇)成立了镇掼蛋协会,“游泳之乡”原溪河镇成立了游泳协会,车桥镇民间放风筝历史悠久,成立了镇风筝协会,淮城镇下关社区有舞龙传统,成立了舞龙协会等。为发展本镇、街道全民健身运动,绝大多数镇街道成立了二个以上单项体育协会,其中,江苏省“体育健康特色小镇”施河镇成立足球、篮球、广场舞、健身气功等镇级体育社团9个。第三,强化社团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社团全民健身积极性。为不断提升体育社团管理水平,淮安区制定了《体育社团管理规定(试行)》,并出台了《淮安区体育协会考核评分细则》,严格规定、规范了各体育社团组织的业务管理、经费管理、活动开展以及社团年审等相关要求,并指定区、镇(街道)二级体育总会牵头,具体负责区、镇(街道)体育社团日常考核管理工作,同时,对评上2A级以上社团给予奖励,激励社团重视自身建设,以有效保证各体育社团组织的正常活动,真正起到带动、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的作用。

  淮安区实现5个体育社团组织镇(街)全覆盖,有效拉动了体育人口,营造了健身氛围,活跃了百姓生活,带动和推动了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区、镇(街道)二级群体活动80%以上都由体育社团组织承办,各类体育社团的注册会员也成为体育人口的重要来源。至2022年底,全区经常参加体育健身人口已达总人口47%以上。


信息来源:淮安市淮安区教育体育局
[暂无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