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4名运动员世界特奥会上夺8金
8月2日,第14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美国洛杉矶落下帷幕,此次中国代表团共派出93名运动员,参与10个大项69个小项的角逐,而作为代表江苏出征特奥会的盐城4名运动员,在乒乓球项目上斩获8金,奖牌数创历史新高。8月6日早晨,4名运动员在主教练的陪同下载誉而归。
8枚金牌创造历史
早上7点半,教练王浩的家人就在盐城火车站的出站口早早等候,王浩的妻子王宇艳手捧着鲜花,正翘首以盼50多天未见的丈夫。8点40,从北京发往盐城的火车准点抵达,“出来了!”顺着王浩母亲石美琪手指的方向,只见师徒5人拖着行李,正激动地向外挥手。
一到出站口,王宇艳就和丈夫王浩拥抱在了一起,而身后的4名运动员纷纷拿出金牌合影留念。“这次我们算是打了个大胜仗。”虽然大赛已经闭幕几天了,但王浩的话语中仍抑制不住兴奋。作为江苏省仅有的4名运动员参赛,就取得 8枚金牌的优异成绩,金牌数占了中国代表团金牌总数的十分之一,这对于王浩和队员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经了解,此次特奥会上,王浩不仅是盐城4名运动员的教练,更是整个中国代表团乒乓球队的总教练,由8名运动员组成的乒乓球队共获得了12枚金牌,几乎包揽了乒乓球赛事的全部金牌。
异国他乡过关斩将
“从5月份选拔组队,再到7月份赴美参赛,真正的集训时间只有两个多月。”在赛前,王浩和队员们也曾焦虑和紧张。“2007年上海特奥会虽然获得了6金2银2铜的好成绩,但占了天时地利人和,这次究竟如何,我也没底。”王浩坦言,要知道,这两男两女、4名运动员中,年龄最大的夏井兰已经30多岁了,是一个6岁孩子的母亲,最小的张良忠也有23岁,第一次出国比赛,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考验。
7月21日,经过一个多月的封闭训练,4名运动员跟随中国代表团抵达美国洛杉矶。与奥运赛事一样,乒乓球比赛分为单打、双打和混双比赛,在5天半的时间里,4名运动员与来自50个国家、地区的运动员进行了激烈角逐。7月26日上午,预赛打响,盐城的4名选手过关斩将,一路杀到决赛。
7月29日上午,张良忠击败韩国选手,摘取本次大赛第一枚单打金牌。“在特奥会乒乓球比赛上,中国香港和中华台北一直是我们的劲敌,但这次突然杀出个埃及,给我们制造了不小的麻烦。”王浩介绍,在8月1日最后一天的混双决赛中,来自埃及的两名运动员一直紧咬着张旗和翟金玲不放,比赛陷入焦灼状态,一直打到决胜局,最终还是张旗和翟金玲技高一筹,摘取了最后一枚金牌。“这5天半下来,我嗓子都喊哑了。”王浩说,最夸张的一次竟有8名队员同时在场上比赛,由于队员们不同于常人,需要教练在一旁加油指导。“我就围着场馆不停地跑,不停地喊,几场下来快累瘫了。”王浩笑着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4名队员每人收获两金,在异国他乡又一次刷新了纪录,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付出才会优异
凯旋后,王浩要和队员们暂别一段时间,分别前,王浩还不忘多叮嘱队员们几句,这4名队员与王浩的母亲石美琪格外亲热,了解后得知,今年65岁的石美琪是盐城龙冈小学培智乒乓球队的创始人之一,而这4名运动员正是从这里走出来的。石美琪说,这4名队员都是她从小带到大的,由于身患残疾,为了能让他们有一技之长,石美琪从简单的握拍开始,手把手地教他们学打乒乓球。“一开始,任凭你怎么去教,他们就是不听你的,生气了就把球拍往地上一扔。”为此,石美琪想尽一切办法,去慢慢引导和影响他们,直到他们第一次在省里比赛中拿到奖牌。渐渐地,乒乓球成为这4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与他们的朝夕相处,石美琪也成为他们最信赖的人。
石美琪退休后,接力棒又传到了她儿子王浩的手中,在他的带领下,从全国特奥会,再到世界特奥会,4名队员在乒乓球坛大放异彩。
目前,这4人中有3人已经成家,虽然平时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但一有比赛,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全心投入。王浩透入,就在本届特奥会开赛前一个多月,队员翟金玲因病大出血,一度被送往医院抢救,眼看着比赛日益临近,王浩和队员们焦急万分,就在大家对翟金玲的参赛不抱希望之时,翟金玲却表示不会放弃,积极配合治疗,奇迹般地在短时间内康复,顺利步入赛场,并摘得两金。
“他们的坚持和社会上的关爱分不开。”王浩说,这么多年一路走来,得到了很多热心人的帮助。“有了这些支持,相信我们还将走得更远。”王浩对未来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