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自豪的中国体育人
做一个自豪的中国体育人
竞技体育处 李博
作为一名国家体育总局推荐到奥组委工作的省(区、市)竞赛干部,我幸运的参与了奥运,作个一回自豪的中国体育人。北京归来,又重回昔日的平静,生活中奥运的元素越来越少,可心中对奥运的理解却越来越深。奥运给予了我光荣的称号,一个自豪的中国体育人;奥运给予了我一笔精神财富,一生受益的“奥运精神”。
记得当初在奥运会闭幕式现场看到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手中接过五环旗的时候,我们在场的好多奥运人,都落泪了。因为北京奥运走的竟是如此的简单、轻飘飘的。而她当初走来,却整整花了一百年。一百年前,一本名为《天津青年》的杂志提出了著名的奥运三问,一是什么时候中国能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二是什么时候中国能获奥运会金牌?三是什么时候中国才能举办奥运会?对这三个问题,国人整整回答了100年。在1932年的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刘长春单刀赴会,成为我国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人。在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许海峰夺得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实现了我国参加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栾菊杰夺得了江苏人的第一枚奥运金牌。“三问”中的“两问”实现了,这第三问要何时才能实现呢?
经历了1993年蒙特卡洛的失利,在六年后的
支持奥运是每一位国人的愿望,奥运金牌是每一名运动员教练员的梦想,能够亲身奉献奥运是每一个体育人毕生的理想!我们这一代体育人是幸福的,能够亲自见证奥运的到来,但我们不能忘记,为了迎接这一天曾有多少体育人为之付出了怎样的心血!今后还将会有多少体育人为之续写着辉煌!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安静了,让全世界重新聆听着这个东方古国在新时代所迸发出的强有力的生命律动。闭幕式当天,当嘹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彻鸟巢上空的时候,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站在我前排的外国友人转身看我们的眼神,有祝福,有敬意,有感谢,但分明也有畏惧!是的,我们中国人的确站起来了,再不是那个任人蹂躏的东亚病夫了,而是一条条横空出世的中华巨龙!那一刻,我的歌声哽咽了,我的泪水不停的往下流,但我的腰杆挺得更直了!
奥运圣火熄灭的那一刻,我们在场的人紧紧的拥抱在一起!那一刻,世界需要拥抱,为的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良好企盼;中国需要拥抱,为的是“新北京、新奥运”承办诺言的兑现;所有的中国体育人更需要拥抱,为的是我们亲手书写的为国争光、艰苦奋斗、精益求精、勇攀高峰、团结协作的“奥运五种精神”!为的是我们亲手缔造的“百年奥运、今朝梦圆”的骄傲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