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健身团队风采展示丨常州市天宁区茶山街道群之舞舞蹈队:舞动银龄风采 传承非遗文化

发布时间:2025-08-27 16:57浏览次数:

近年来,全省各地民间健身团队蓬勃发展,成为基层全民健身活动、科学健身指导的重要载体。为讲好基层体育故事,展示健身团队风采,江苏省体育总会特别策划了“民间健身团队风采展示活动”。让我们一同走近民间健身团队,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热情,共绘“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幸福图景。

常州市天宁区茶山街道群之舞舞蹈队成立于2010年,至今已在群力村扎根十余年。舞蹈队队员全部为茶山街道辖区居民,平均年龄超过65岁,最年长者达78岁。

团队秉持“以舞健身、以龙会友”的理念,坚持每周训练。天气晴好时,他们在广场上伴着鼓乐排练,阴雨天气则转战村委地下活动室。队员们在常年的舞龙训练中,举着十几斤重的龙头、挥动数米长的龙身,面对体力与耐力的双重挑战,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

经过十几年的训练积累,77岁的队长周雅媛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中老年人的训练方法:从基础步伐“八字绕环”到进阶动作“盘龙昂首”,她将复杂的舞龙技巧拆解为循序渐进的健身步骤,带领队员在挥龙、扭身、跳跃中锻炼全身肌肉。团队还将舞龙中的“扭、挥、仰、跪、跳”等动作提炼为健身操,在社区进行公益教学,真正将舞龙从民俗表演转化为普惠性的健身项目。不少居民从“看热闹”转变为“参与练”,主动加入团队,形成了“学舞龙、强体魄”的社区健身氛围。

群之舞舞蹈队常年活跃在各类文化活动与节庆场合,主要以民俗展演的形式传播全民健身理念。2012年起,团队连续多年受邀参加常州市“非遗进社区”巡演,在龙城春晚、茶山街道新年联欢会等活动中表演“金龙闹春”“盘龙献瑞”等节目更是打响了知名度。

群之舞舞蹈队不仅是民俗表演队,同时也是社区志愿服务的“银发先锋队”。团队年均开展公益演出10余场,足迹遍布茶山街道各村社区及养老院:为空巢老人举办“送文化上门”专场,带着精心编排的舞蹈为老人们送去温暖和祝福;在敬老院为老人庆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讲解每个动作的含义;每逢“二月二”,她们还会举着“金龙”绕村巡演,把龙抬头的吉祥寓意传递给男女老少。队员们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朱兰华带领团队成员活用智能手机,通过拍摄训练视频、制作舞龙科普图文,在微信群、朋友圈分享非遗知识;陈良珍联合村暑期夏令营开设“舞龙文化小课堂”,通过“以动作讲典故”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非遗背后的历史渊源;作为老党员的周雅媛组织队员参与“红色文化进社区”活动,将舞龙表演与党史宣讲结合,在春节、七一建党节等节点,用“金龙向党”等主题表演传递正能量。

如今,这支“奶奶舞龙队”不光满足于单一舞龙表演,还在积极拓展腰鼓、广场舞等文体项目。她们利用课余时间拜师学艺,计划在未来的演出中推出“舞龙+腰鼓”融合节目,用多元形式传播传统文化。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让团队在传承中始终焕发新的活力,成为茶山街道文体建设中一张亮眼的“银发名片”。

信息来源:体育总会
[暂无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