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体育赛事热 健身去处多——江苏全民健身绘就民生新图景
统筹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如今的江苏,群众体育赛事遍地开花,全民健身设施持续完善,运动正深度融入百姓生活,勾勒出迈向“十五五”的鲜活体育文化图景。
11月初,2025年“苏超”总决赛现场,观众此起彼伏的呐喊声震天动地。这场历时近6个月、共计85场的赛事,线上线下吸引超22亿人次观赛,成为江苏群众体育热度攀升的生动注脚。
经过多年发展,江苏全民健身事业完成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深刻转变。回溯早年推进“万村体育健身工程”时,全省曾为每个行政村配建1个篮球场、2个乒乓球桌、1条健身路径,但彼时不少群众健身意识尚未觉醒,部分村干部甚至不愿腾出场地安装器材。2020年,江苏一档电视节目中,观众反馈的8个问题中有5个与全民健身相关,不仅有“运动器材损坏了要及时修理更换”“球场订不到,希望多建些球场”等基础需求,还包括“球场最好带灯光,这样晚上也能运动”“健身步道能不能用塑胶,避免伤膝盖”等精细化需求,折射出群众对健身品质的更高追求。
“十四五”期间,江苏持续加码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体育公园1400多个、健身步道5.23万公里,体育场地总数达36.37万个。通过进社区、进工厂、进学校等方式,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被送到百姓身边,让健身触手可及。
村级体育赛事的蓬勃发展,是江苏群众体育活力的另一体现。被称为“村里世界杯”的农民足球赛从徐州沛县起源,2023年春节前,沛县体育部门反映,周边省市球队“约战”意愿强烈,但面临场地不足、接待保障能力有限等难题。省体育局迅速响应,划拨专项资金,组织专门力量联动文旅、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为当地新建高标准足球场,搭建可容纳数千人的看台,同步完善夜间照明、停车场、休息室等配套设施。
这一举措让“村界杯”实现跨越式发展:2023年以来,赛事从春节期间拓展至“五一”、国庆等假期,参赛队伍从当地村民扩展到上海、安徽、山东、河南等省份的70多支球队,品牌影响力持续放大。2024年春节假期,沛县七堡村、八堡村依托“村界杯”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同步举办的系列活动带动11家重点餐饮酒店累计营业额约790万元,主要宾馆酒店客房入住率超89%。
在此基础上,江苏全省推广“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办赛经验,各地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群众体育活动:无锡江阴、镇江丹阳的“村BA”,常州金坛、溧阳的“村排”,苏州常熟的“村跑”等纷纷涌现,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
赛事火爆的背后,是江苏全民健身事业的持续进阶。如今,每逢周末,城市体育公园内随处可见散步、锻炼、露营的老人、年轻人和亲子家庭,运动已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向“十五五”,江苏省体育局正系统推进多项工作:梳理公园绿地、高架桥下等各类“边角地”,见缝插针建设运动场地;策划打造更多兼具品牌效应与群众参与度的赛事活动,吸引更多人观赛、参赛;联合卫健部门推动“体卫融合”,引导群众科学运动,提升运动质量与身体素质。江苏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江苏将推动全民健身从“想不想”向“会不会”转变,让科学运动成为常态,助力百姓收获实实在在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