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放弃很容易,坚持很难,但我一步一步咬牙坚持下来了
首次出征奥运,为中国体操队夺得首枚团体金牌。“虽然是团体比赛,但最重要的是比好自己的项目,每个人把自己最好的状态表现出来,守好自己的项目。”
也曾因为伤痛,遭遇运动生涯低谷。“做吊环(动作)的时候,就听着啪啪啪三声,胸大肌和肱二头肌连接处断了,整个胳膊就属于无力状态,那时候就感觉到(运动员生涯)也许就结束了。”
年近30,再次征战,率领中国体操队重返奥运最高领奖台。“全场3万人的体育馆一起唱国歌,我觉得太震撼了。”
点击播放视频
江苏省南通市——这座被誉为“体育之乡”的城市先后走出多位世界冠军、奥运冠军,黄旭就是其中一位。4岁那年,他进入南通市业余体校,开始练体操。1984年,5岁的黄旭第一次在电视机前观看了奥运会体操比赛,从那时起,开始立下“拿冠军、升国旗、奏国歌”的志向。
黄旭:梦想应该是从李宁大哥的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的,因为那时候刚开始练体操,所以教练员组织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比赛,那时候对奥运会还没有概念,但知道拿冠军是可以升国旗的,从那个时候(心里)就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经过刻苦训练,1989年,年仅10岁的黄旭进入江苏省体操队,并开始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崭露头角。1993年黄旭入选国家队,因为技术全面、稳定性强,很快就占据了国家队主力位置。1997年9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世界体操锦标赛上,黄旭与队友合作一举获得男子团体冠军,这是江苏运动员获得的首个体操世界冠军,黄旭觉得小时候的奥运梦离自己越来越近了。
黄旭:哪怕到国家队时也没敢想过能够上奥运,真正敢想,其实就是97年第一次参加世界体操锦标赛时,因为96年李小双大哥他们退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就顶上去了,而且从96年到97年更新迭代得比较彻底,我们这批小的(队员)整体地全都补上去了。那个时候希望能够为2000年奥运来培养队伍,所以从97年开始,慢慢地感觉到我们的目标已经有了,参加奥运的样子开始清晰了。
主持人:你们这一代成长的速度也比较快,当时队内的竞争是不是也比较激烈?
黄旭:因为我们从97年开始就拿世界冠军,后面一路也比较顺,有我、杨威、小鹏、肖俊峰和卢裕富,只要我们出去基本上都是团体冠军,所以我们一直都在阵容里面。当然到99年有一个小插曲,因为一些原因,(我)到了替补的位置。所以那个时候还是稍微紧张了一下,再加上到奥运前我的脚又受伤了,出现了一个不清晰的状态,前途迷茫。
主持人:那段日子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黄旭:我觉得我们也比较简单,不好我们就练,因为觉得我应该是可以冲上去的,所以那个时候可能也没想太多。其实应该到前几年,我们教练才告诉我,那时候我的脚应该是叫骨裂,其实是有很大问题。那时候只知道疼,有时候早晨必须要翻跟头,翻完以后情不自禁地会流眼泪,那眼泪不是说自己想要哭出来的那种,可能是因为疼痛,但我知道我不能放弃,一次做失败了,那就再做。
就这样,在黄旭坚持不懈地努力下,他终于搭上了前往悉尼奥运会的班车,开启了自己的第一次奥运之旅。
黄旭:其实我们在去奥运会之前会给自己解压,因为毕竟和世界锦标赛是不一样的。到单杠第一项正式开始比赛的时候,我第一次感觉到心跳(加快),因为我觉得我(原本)应该还是比较能稳得住的。(可是)在比赛的时候突然感觉到心跳特别快,我就想着正常呼吸一下,看看远方,但不行,调整不过来,我说怎么跟平时不一样,然后等到裁判举手示意比赛,我一举手,手一放下,马上一切都归为正常,然后所有的一切也就平静下来。
确实从我们97年出道,到所有我们团队只要能出去的比赛,就没有拿到过第二名,所以自信心基本上属于爆棚的那种。但第一场一比完,结果(队伍)该失败的全失败了,最后我们在预赛排名是第二名,还是轻敌了。当时每个队员都有一种感觉,别休息了,我们赶紧再比一场,把这个分赶紧再拿回来,其实还是有自信的一种表现,觉得这不是我们真实的水平,我们反正再来一场,不可能有人能打得过我们这种概念。当时我们队员回到房间也自己开了会,对于明天的比赛,我们每个人其实就是要守好自己的项目,然后每个人都过了一遍,有没有问题,都没问题,好,明天把它拿下就完了。决赛准备进场的时候,你能看到跟以前的氛围不太一样,就是中国队保持着放松的一种心态。决赛其实就跟我们之前讲的,虽然是团体比赛,但最重要的是比好自己的项目,每个人把自己最好的项目表现出来,正常的水平表现出来,不要出现失误,基本上那场比赛所有人都正常发挥了自己的水平。
最终,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体操男团决赛中,黄旭和队友团结拼搏,一举夺得男团金牌,这也是中国体操队首枚奥运团体金牌。黄旭在5岁那年种下的奥运的种子,终于在21岁这一年开花结果了。
黄旭:最后我们是冲到了跳马台上去,所有人都压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后面出去庆祝,我记得黄导非常高兴的,见到外国人就会用英文讲中国是第一,中国是第一。
主持人:从84年你第一次看奥运会,看到李宁拿到奥运冠军,到2000年,你自己站在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现在回忆起来怎么样?
黄旭:那时候其实更多的还是年少轻狂,第二天就被拉出去拍照片,拍了一两个小时,保持一个动作都要笑僵了,就只是为了取一张(照片),当时我们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拍这个照片,后来才知道我们上《时代周刊》了。那张照片确实把每个人的笑容捕捉得都(很好),笑容比较灿烂。
悉尼奥运会结束后,中国男子体操队一直保持着团队巅峰状态,在世锦赛等重大比赛上保持着优异战绩。于是,和四年前一样,黄旭和队友满怀信心地来到了雅典奥运会赛场,但谁也没有想到,在男子团体决赛中,夺冠热门中国队竟然遭遇滑铁卢,他们失误连连最终只拿到了第五名。
主持人:现在回过头想,(决赛)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们这样一支常胜之师好像集体出现了一些低迷的状态。
黄旭:对,我们也总结过原因,我觉得其实是丢了初心。竞技体育你是一点都不能有在云上走的想法,因为你的对手永远都在保持高速运转,也没有说能够坐在以往的功劳簿上,或者说去年比的还不错,觉得能拿奥运冠军,(这种想法)在竞技体育里面是不能有的。平时拼的、努力的成分也少了一些,可能会有明显的起伏波动和懈怠,但是如果说在03年懈怠就暴露出来了,可能利用那一年还能够做一些补救,恰恰那一年,所有状态又体现到最好,所以大家就放松警惕了。竞技体育要靠练,你没有成千上万次的这种磨练和捶打,光靠相信自己,所谓的能力经验那都是假的。
主持人:所以这是雅典奥运会给你或者说给中国体操男团最大的一个教训。
黄旭:我觉得肯定是教训,应该让所有人都蒙了,而且会有连锁反应,最后只有滕海滨拿了一块金牌。你知道吗?当时都不敢去食堂吃饭,天天就在房间里煮方便面吃,因为你会碰到代表团的人,都不敢出去面对他们。
我记得那时候奥运村第一次有媒体村,可以让运动员上网的一个地方,2000年肯定是没有,当时第一次可以看到网上的评论,你只要失败了,那就是各种骂。其实那时候每个人,我觉得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茫然的。过媒体通道的时候,所有人都低着头,快速通过,因为我们能听到所有人都在喊着回来说两句,我都过去了,然后我又回来了,因为我那时候是队长,我说首先我们没有完成,因为大家的这种期望,肯定是对不起广大的体操迷,然后紧接着我说希望大家能给年轻的队员多一些鼓励,因为那时候知道08年在北京,但并不知道我们能参加奥运会,但那时候就说希望我们年轻的队员能够在08年再把这个(冠军)拿回来。
雅典奥运会的“惨败”,对黄旭的打击是沉痛的。失败后本能的不甘心,加上2008年又是百年一遇的北京奥运会,他做了一个决定:再拼四年。为了一雪前耻,他们将当时失败瞬间的照片贴在了训练馆的走廊里,墙上的标语也从“从零开始”改成了“从负开始”。就在全队上下铆足了劲儿的时候,突然的受伤又把刚刚站起来的黄旭推入了谷底。
黄旭: 想好了做好了100%甚至200%的困难准备,但是现实给你的是1000%、2000%的困难,现实的这种打击,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再痛苦10倍。
其实就是伤病,因为从04年之后有一段时间空档期确实训练不是太系统,做吊环的时候,这三根肌肉断了,就听着啪啪啪三声,胸大肌和肱二头肌连接处断了以后,你整个胳膊就属于无力状态,做俯卧撑都撑不住,游泳都会很疼,把水拨开那种动作都会很疼。
但是黄导(黄玉斌)那时候说打了封闭你也得上,咱们一定要坚持。后来到法国训练的时候,确实我觉得这个地方我使不上劲,就找黄导,我说不想拖大家的后腿,我回去继续努力,那时候说是努力,但其实我不知道行不行,然后我是一个人从丹麦转机回来的,那时候就感觉到也许(运动员生涯)就结束了。
主持人:那一段对你来说算是一个很至暗的时刻吗?有没有想过放弃?
黄旭:有的,我觉得连游泳都疼得撕心裂肺,使不上劲,不可能再去按照以往正常训练的强度练习,除非就是打封闭,当时打封闭的这块肌肉很厚,在这里面用的针都是很长。
主持人:针得有十几厘米。
黄旭:对!你得戳进去,正常打封闭就跟小针一样,在里面要转找痛点,但是你太深了,小针进去触不到痛点,然后长针比较软,你得慢进慢出,然后在里面慢慢搅,当时打(封闭)就是这种感觉。因为人在那一刻是麻木的,很痛苦,但这个只是过程,我觉得如果没有受伤,可能就没有08年了。因为到06年,都是延续04年之后的一种训练方法,因为有了这次受伤,反而改变了你所有的一切。很多科学性改变,从饮食到睡觉,从按摩到体能训练,真的有一种一切从头开始的感觉,所以那个时候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慢慢地又重新找回状态了,卧推我当时好的时候也就能推到100,但那时候练到能推120。反正练到最后就是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回归,所以有了这一段(伤病的经历)才真正让我重生,对于08年的备战,到07年的11、12月份,基本上我的状态属于是全队最好的。
闯过了伤病的难关,经历了3年几乎封闭的刻苦训练,黄旭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参赛阵容。
黄旭:其实我最兴奋的并不是拿冠军,也不是去站在赛场上,而是我进入到奥运村,站在阳台上看着鸟巢,那时候我就告诉自己我成功了,我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主持人:踏上奥运会的赛场,我觉得主场作战其实对于任何一个运动员来说,可能都不太一样。
黄旭:首先我们也天时地利人和,也在里面(国家体育馆)练过,环境都比较熟悉,但其实更重要的还是训练的扎实度。我们用了4年在备战,如果你去掉中间04年,等于用了8年在备战08年(奥运会),所以那个时候心态等于又恢复到2000年那种状态,包括我们黄导也说了,我们用这种训练方法,如果在家门口还不能赢对手的话,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时候其实因为练得太扎实了,所以没有所谓的压力,只是说去展现,把我们平时的拿手把戏完成就好。
主持人:感觉很轻松吗?
黄旭:我觉得蛮轻松的,最后的比赛,只是把我们平时所努力的东西展现出来,而不是要极致,只是展现。其实那时候大家信心还是很足的,就是要跟着团队一起,下来一个人呐喊,下来一个人就呐喊,就是这样。
在北京奥运会,中国体操男团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取得了286.125分的高分,毫无争议地夺得了冠军,时隔8年再次站在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
黄旭:那时候3万人的体育馆一起唱国歌,我觉得太震撼了,每个人都声嘶力竭地唱出了国歌的节奏和字词,大家不只是在唱国歌,而是声嘶力竭把声音发出来唱的感觉。
主持人:虽然你站过很多次领奖台,也听到过很多次国歌奏响,但那一次会让你内心当中那种触动更大吗?
黄旭:肯定。一个是我们确实有经历过低谷,再到高点的时候,2000年在场上夺冠的时候,你就觉得只是不容易,我们终于拿到了,但是08年拿到冠军的时候,你是经历过最低谷的,知道整个过程是最难的,然后最后重新在自己家门口又站到领奖台上面,感触肯定要比2000年那个要浑厚很多,但是我们多了一份淡然,我、杨威、李小鹏,会用很平常的心态去接受我们的成功,因为我们的付出、我们的努力、我们每一个人的回归,在08年创造出团体,又重新站到最高领奖台上。
回顾自己的体操生涯,黄旭说就像是胜利这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V”,从高点滑入低谷,但又再次攀上高峰。
黄旭:我说第一个高点在这儿,第三个高点在这儿,这是一个什么字母?V,对, V代表胜利,但是一定会有个低谷。因为三届奥运会,2000年也好,还是08年也好,细想每个片段,虽然说04年你记不住当中的比赛过程,但你能记住你如何坚持的过程,你没有放弃的过程。放弃很容易,坚持很难,但是我们都一步一步咬牙坚持下来,所以其实这个阶段是记忆最深的。
一路走来,有荣光、有失落,但黄旭始终心怀热爱地前行在路上。2009年,黄旭正式宣布退役,结束了二十多年的运动员生涯。在北京体育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黄旭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他希望能够为江苏的体操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作为江苏省体操队领队、江苏省体操运动协会副会长,黄旭不仅仅关注竞技体育领域,还一直致力于推广快乐体操,黄旭直言是体操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他希望可以打破人们对体操的刻板印象,让更多孩子参与进来。
黄旭:我觉得骨子里面已经是烙上去了,就是体操赋予了我们一切,体操改变了我的人生,所以我觉得丢不开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也要有担当,因为体操推广很难,但是如果我都不去推的话,我觉得也没有人比我更适合去做这个事情,所以我们现在在推,也希望能够帮助健康中国,能够真正地从娃娃抓起,运动真的是可以伴随每个孩子终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