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体育亮点·城市巡礼——南京:体育增添城市活力
2023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2023年,南京提前建成6个总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新改建41片灯光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建成100公里步道、15个百姓健身房,全年完成776套老旧健身器材的更新。
开展大讲堂、健身指导、体测服务等进社区健身服务事项近600项次,惠及市民27715人次。持续推进场馆惠民开放,全市共有惠民场馆602家。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3349项次,完成150家“微社区”运动俱乐部建设。
建成运动促进健康五级服务体系,实现全市各区全覆盖,其中省级、市级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各2个,区级、街道和社区级服务机构共22个。
2023竞技体育备战屡获佳绩
杭州亚运会上,南京运动员在花样游泳、柔道、霹雳舞等多个项目表现出色,取得3金2银5铜的好成绩。
在全国第一届学青会上,南京体育代表团共获得46枚金牌、27枚银牌、38枚铜牌,总分1134分,在全国69个市(区)公开组参赛代表团中,金牌数、奖牌数和总分均列全国第一。
2023体教融合促发展
深入推进体教融合,会同教育局和财政局出台《南京市青少年体育“5621”计划实施办法》,建立并完善“5621”区域项目联盟化发展布局。
全市已布局416所学校,其中48所高中(职校)、101所初中、251所小学,涉及34个体育项目。举办30个项目的全市少年儿童阳光体育运动联赛,11172名青少年参赛,新增注册运动员4815名。
举办“冠军进校园”活动48场,36位冠军进校园开展了18个项目的体育运动技能指导。
2023体育产业发展摘新果
2022年全市人均体育消费达3120元,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1206.64亿元,增加值占同期GDP比重2.22%,GDP占比位列全省第一。策划开展“一节六季”体育促消费活动,成功举办“新春季”“燃动季”“仲夏季”“金秋季”“网购季”等5场体育促消费活动和2场体育嘉年华,持续激发体育消费市场活力。
创新体育消费场景,完成数字人民币首批体育场景落地,上线运行南京运动消费积分平台。在新期打造100个体育消费新场景的基础上,新增70个体育消费新场景,打造10条南京都市圈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2023体育赛事活动持续助力城市发展
深挖体育赛事经济潜力,全年举办118项省级以上比赛。成功举办2023南京马拉松,赛事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约2.1亿元,间接经济效益约6.2亿元。全年直接举办10场国际国内大型赛事,带动客流超110万人,直接消费7亿多元。
大力实施“两融两进”行动,推动体育消费新场景、体育嘉年华与体育消费节等载体品牌融合发展。“两融两进”行动正式实施以来,在商业区和景区已举办78场赛事活动,带动人流340余万人。
2024
南京体育将持续推进体育强国和体育强省建设,积极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2024 更高水平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优化体育民生实事项目,持续打造“服务群众、你点我送”品牌。办好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深入推进“微社区”运动俱乐部建设,继续组织南京市社区运动会。深化推进体卫融合发展,继续做好运动促进健康中心(站、点)建设试点工作。
2024 更大力度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做好奥运会争入选和全运会备战工作,构建更加科学的省运会新周期备战参赛体系,突出后备人才体系建设,全面推进“5621”计划深入落地实施。
2024 着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体育消费试点示范,深入推进实施“两融两进”行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高品质生活需要。深化打造南京体育消费新场景,加强产业平台载体建设。
2024 努力实现赛事体系转型升级
办好南京市第23届运动会、2024南京马拉松等群众性体育赛事,继续办好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南京站、全国射箭锦标赛(室外)、中国街舞联赛(南京站)等精品赛事。积极申办举办有影响力的国际性赛事,办好南京青奥会10周年系列活动。有序筹备2025年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进一步提升南京城市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