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多元发展为体教融合赋予美的内涵
“学校鼓励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我们将体育运动与美学教育相结合,希望孩子们能在小学阶段就有一定的美的认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郭静介绍道。
多项目同时开展,丰富孩子课余生活
相较于其他学校开展体教融合的方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有以艺术体操、花样游泳、足球为特色的代表项目,但更多的是开展普及性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享受快乐。
“我们一般是利用校本课程和课后服务的时间进行体育活动,时间一般控制在1小时左右,是全校所有孩子都可以参加的。我们还开设了篮球、羽毛球等一系列课程,让孩子可选择项目增多,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动起来。”郭静说。
为了鼓励更多的孩子参与体育项目,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各年级内还开展了各类比赛,而班级与班级之间的足球对抗赛最受好评,孩子们的参与度极高,这种班级间的比赛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孩子们的竞争热情。“我有时候也会去现场观看比赛,感受孩子们在绿茵场上的激情。”郭静介绍道。
以美为媒,将体育运动与美学教育相结合
有了校园体育基础,拔高择优成了进一步发展体教融合的必经之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亦是如此。学校与南京市玄武区体校展开紧密合作,区队校培,为玄武区体校输送了数量可观的体操优苗。
“在第二十届省运会上,代表南京市出战的艺术体操队和花样游泳队就有来自我校的孩子参与。在艺术体操个人团体、个人全能,花样游泳单人、双人、集体的比赛中皆获得佳绩。他们平时的训练就是在学校完成的,由我校提供场地和设施,而体校则会选派专业教练员前来指导。”郭静介绍道。与此同时,郭静也提到,将美学教育与体育运动相结合可以给孩子们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打下对于美这一感受的基础认知。
“孩子们的人生道路还很长,也许他们的未来不会从事与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相关的工作,但是对于美的认知是终身的。为此我校在训练之余还会开展一系列与花样游泳、艺术体操相关的鉴赏课,并邀请相关体校教练员走进班级,为孩子们传递美的认知。”
树立榜样,带动更多学生加入“美”的体验
在郭静看来,美育和体育的结合体现在“健”与“美”上。孩子们在体育运动中既能感受到美的教育又得到美的享受,从而产生追求美的欲望。美育可以促使体育收到理想的效果,体育可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运动的节奏感之中也蕴含着和谐自由的美感经验。这就使得运动者在创造外在美的形式的同时,唤起了他内心的审美体验。”
构建了美学培育与体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打通了为省市区输送优秀人才的通道,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体教融合尤其是“体美融合”方面走在了前列,对此,郭静也提出了下一步学校发展的方向。“在现有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进行美学教育,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会邀请更多在这方面有建树的人走进校园,为孩子们传播美的体验。与此同时加大与各级体育系统的联系和合作,为体育队伍建设贡献我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