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431天 接种疫苗92万针次 南京五台山体育馆疫苗集中接种点关闭

发布时间:2022-06-02 15:08浏览次数:

  五台山体育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将于6月10日正式关闭,接种工作转移至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也意味着自2021年4月5日投入使用,运行了431天的五台山体育馆疫苗接种点,即将完成党和人民赋予它的阶段性光荣使命,重新回归到服务全民健身的征途。经过接下来的撤场转运、全面消杀之后,体育馆主馆将于6月14日起恢复篮球项目的开放,目前已接到不少个人和企业的预约订场。

平战结合,凸显大型体育场馆应急功能

  体育场馆是重要的城市功能区,也是城市中重要应急避难场所。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10月印发《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意见》,要求推广公共体育场馆平战两用改造,强化其在重大疫情防控、避险避灾方面的功能。

  去年3月,国内启动新冠疫苗全员接种。体育场馆因其空间宽敞,通风条件良好,受天气影响小,成为疫苗大规模接种的优选场所。江苏省体育局下发了《关于支持配合做好体育场馆新冠病毒疫苗集中接种点工作的通知》,对各地体育场馆接种点工作进行指导。据江苏省体育场馆协会协会统计,截至去年4月上旬,江苏省就有10个设区市的30家体育场馆疫苗集中接种点正式投用。

  3月底,经鼓楼区卫健委与五台山体育中心接洽并达成一致,五台山疫苗集中接种点启动筹建工作。在筹备阶段,五台山体育中心积极配合,严格按照改造标准要求,综合利用现有场地、看台及附属功能房等设施,加班加点完成工作组筹建、功能区规划、流线设计、应急演练等工作。疫苗接种点设置了健康申报、登记、接种、等候、留观、副反应处置、医疗废弃物暂存、冷链区等八大区域,按标准配置消毒、冷藏设备,验收合格后于2021年4月5日正式启用,内设40个询问登记台,启用四周看台座椅4000张,成为南京市最大规模的集中接种点。

  五台山体育馆疫苗接种点共运行431天,完成疫苗接种92万针次,充分发挥了其在疫情防控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近两年国家体育总局推行的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综合试点工作中,体育场馆“平战两用”改造被纳入重要工作板块。五台山体育中心是江苏省14家试点场馆之一。

我为群众办实事,同心构建免疫屏障

  五台山体育中心认真践行总书记始终强调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疫苗接种点各项后勤保障工作。体育中心党委将疫苗接种点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特色阵地,并将“五台山体育馆疫苗接种点保障行动”列入单位“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精细化做好疫苗接种点场地、设备、餐饮等各项保障工作,并向广大党员发出倡议,开展现场引导等志愿服务,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五台山疫苗接种点因布局科学合理,接种流程顺畅,给接种市民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疫苗接种体验,一度成为鼓楼区“网红打卡地”,成为活跃在各官方主流媒体、抖音、视频号的“年度热词”。为方便上班族,五台山疫苗接种点动态调整服务时长,曾延长为早8点到晚8点,并推出“午间专场”“夜间专场”接种服务。在等候区设置了遮阳雨篷,在留观区设置“绿色通道”,为老年人以及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提供便利。

  五台山疫苗接种点单日最大接种超1万剂次,节假日无休,医护人员工作最为辛苦。为了致敬“最美守护者”,五台山体育中心推出“方舱医护人员关爱行动”,为医护人员及其子女开展公益健身和体育培训服务。在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当天,为他们送上鲜花,表达诚挚的节日祝福。

体卫融合,探索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

  据悉,去年5月份,在疫苗接种点合作的基础上,五台山体育中心与鼓楼区卫健委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各自资源优势,重点在科普宣教、人才培养、应急保障等方面展开合作。近年来,五台山体育中心通过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建设三级健身指导员体系、建立线上运动促进健康管理闭环、打造老年群体“抗衰弱”项目、在百姓驿站引入社区“家庭医生”门诊服务等多项举措,积极探索构建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体育馆开展大型竞赛活动、文艺演出等依然受到限制,包括计划开展的CBA江苏同曦主场比赛。五台山体育馆将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相关措施的前提下,通过做好场馆低费免费开放服务、开拓中小型团建活动、做大做强青少年体育培训等举措,服务健康江苏建设,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体育产品。体育馆主馆将恢复之前CBA比赛的场景布置,让篮球“发烧友”们过一把不一样的大咖瘾。

信息来源:五台山体育中心
[暂无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