㉘|李誉:践行“体育为民、体育惠民”的“多面手”
34岁的年纪,是江苏30万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里的中青年力量。在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镇,提起李誉,大伙都纷纷竖起大拇指,这个小伙子不仅仅是指导健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更是帮助群众争取健身场地、谋划健身方式、搭建健身平台的“全能型”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全民健身带头人,多年来,他始终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体育为民、体育惠民”的政策精神,九年如一日,为永安洲镇推进全民健身贡献自己的力量。
永安洲镇拥有12.8公里长江岸线,吸引了一批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的入驻,随之而来的一大批外来人口,原有的文化站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需求。为此,永安洲镇投入了2000万元,新建了宣传文化中心,并设置了室内体育活动场所。与此同时,还利用街心公园打造了休闲广场,方便群众跳广场舞。建好馆还要用好馆,文化中心和健身广场建成后如何发挥最大作用,李誉一直在思考、调查,那段时间,他忙着发放问卷、上门访问,了解什么体育活动在群众中最受欢迎等等。经过深思熟虑,他提出“功能要准、人气要旺”的思路做法。
做好了顶层设计,利用率、人气自然而然就高了起来。不分男女老少,一个带一群,每晚都要聚集广场,健身舞等健身活动成为当地百姓生活常态。不过,由于缺乏指导老师,广场舞爱好者的困惑也随之而来,舞姿不规范、舞种不丰富等影响了爱好者的热情和健身效果。李誉得知情况后,立即与区文体旅游局联系,组织年轻同志到广场舞先进地区接受专业培训,并传授给社区居民。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发挥文化中心的阵地作用,邀请专业老师组织开展广场舞培训。该镇从事广场舞活动的人数,已从一开始的几十人,发展至1000多人。
当高港区核心港区日益发展,拆迁量也随着永安洲镇外驻企业的增多越来越多,面对部分健身场所被占用等问题,李誉积极主动,一方面详细调查、统计数据,一方面组织器材互补、杜绝浪费,甚至连夜奔赴安置区现场,只为合理规划器材安装点;与上级部门多次对接,努力争取新的健身设施及器材安装。
场地有了、设施全了,如何让更多人参与进来?2016年,适逢高港区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在永安洲镇举行,作为“东道主”,李誉全程参与了整个活动的组织工作。在此过程中,他萌生了自筹经费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的想法。在他的建议和组织下,2017年,永安洲镇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启动,设置了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项目,共吸引了400余名当地群众参加,网络直播运动会开幕式,约15万人次的观看量,在当地引起轰动。
当参与人数、活动组织等达到一定瓶颈后,他又开始了新的思考,他先是将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运动会,改为四年一个周期,四年周期内分别举办1届全民健身运动会、3届趣味运动会,通过降低门槛、设置奖品等手段,极大提高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九年的点点滴滴,一路走来非常不容易。对此,李誉表示,“体育为民、体育惠民”的路还很长,一定会坚持自己的初心,让全民健身的火种在永安洲镇一直燃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