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体育局:高标定位精兵之路 打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2-01-12 10:02浏览次数:

  近年来,在徐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体育局的支持关心下,我市体育工作坚持“精兵之路”的指导思想,全市体育系统齐心协力、奋发进取,加大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力度,努力提升竞技体育人才质量和人才效益,两届省运会周期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280余人。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7名徐州健儿共获得3金4银、两个第四、两个第七的骄人战绩,实现了徐州体育史上参赛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奖牌数最多、金牌数最多的历史性突破;十四届全运会,徐州健儿获得16金12银12铜共40枚奖牌的历史最好成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省运备战为主线,努力提高青少年训练水平

  自2011年十八届省运会周期伊始,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竞技体育本质规律,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优化项目结构,改革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不断增强竞技实力,努力推动我市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顶层设计。积极转变体育发展方式,以省运会备战工作为主线,通过深入总结和挖掘省运会参赛备战工作积累的经验教训,深入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研究项目发展的新规律、新特点,确立了我市备战工作的指导思想。即:切实转变青少年体育发展理念,用高定位、长周期、重输送、紧跟踪的基本路径,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走精兵之路,打造江苏体育人才储备的大本营。

  (二)强化队伍建设。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强化队伍建设,形成了结构合理、梯次分明、充满活力的运动员队伍。面向省内和全国引进多名优秀教练员,出台聘任、奖励等政策,健全竞争上岗、优胜劣汰使用机制,教练员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加快构建以科研、医疗和训练管理人员为支撑的训科医管一体化复合型竞技体育团队,提高科学选材水平,尝试基因选材、睾酮指标和基础性指标相结合等选材手段,提高选材培养成功率。

  (三)强化训练质量。坚持做到“四个规范”:一是重视训练过程管理的规范。加强对训练过程的检查和监控,完善管理工作的流程,建立层级负责的管理机制;二是严格教练员日常训练规范。以制度管理为主,将教练员日常训练和队伍管理,纳入常规检查和考核的范畴;三是强化参赛流程的规范。规范程序化参赛,将训练效果最大化地转化为竞赛成果;四是完善工作运转的规范。各级训练管理部门,建立严密的信息沟通渠道,形成信息传递快、查找问题准、解决问题及时的运转机制。

  二、扎实推进体教融合,构建青少年训练大网络

  (一)深化名校办名队、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为整合体育和教育资源,丰富学校体育文化,实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学、训、管无缝对接,积极推广“市队校办”“市校联办”的青训发展模式。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中突出“三有一衔接”标准,即“有队伍、有输送、有成绩,与我市开展的青少年训练项目相衔接”,结合省体育局体教融合“5621”计划,通过深入扎实地推进,逐步形成和完善了我市青少年训练基层网络体系,目前我市开展青少年训练项目共有市队校办、联办运动队20余支、基层训练网点50余个。

  (二)深化青少年训练学校化管理。促进训练单位从单一运动训练模式向学校化管理过渡,不承担教学任务的训练单位,全部建立健全运动员思想教育和文化学习的监管机制,以利于青少年运动员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局属各训练单位积极行动,与周边名校开展联合办学、联合办队的合作模式,形成“体校+名校”的多元化体校发展模式。

  (三)注重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局始终秉承育人夺标宗旨,以思想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为祖国拼搏、为民族争气的志向,激励运动员在各类赛场上勇于挑战、超越自我。奥运冠军张雨霏发出了“从心底燃起来的中国力量”的自信声音,橄榄球运动员王婉钰赛后首先“感谢强大的祖国!祖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她给了我们勇气让我们勇敢面对”,这些自然流露的爱国情感,极大激发了中华民族自豪感,在全社会树立了青春的榜样,传递出热爱祖国的正能量。

  三、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走集约发展的精兵之路 

  (一)调整青少年训练定位。结合省局关于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意见,我市配套出台实施意见,将青少年训练瞄准全国同类高线标准,大力整合各类资源,健全以系统训练为核心、教练员为主导、运动员为主体的尖子运动员培养体系,切实提高运动员成材率,加快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明星运动员。

  (二)调整教练员发展导向。实施教练员培育“青蓝工程”和“项目带头人计划”,制定教练员培养近中远期规划,通过实施更加科学完善的教练员评价机制,“请进来、走出去”,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徐授课,组织教练员外出培训等形式开展教练员培训,引导教练员从单一技术型向综合思维型转变,从实干型向学习研究型转变,提高教练员综合业务素质和整体执教水平。

  (三)调整训练管理理念。根据竞技体育科学化、综合化、精细化的特征和要求,不断提升竞技体育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加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把基地规范化要求融入到训练单位的正常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类各项管理制度,量化指标,做到制度管理、科学管理、高效管理。通过基地规范化的深入运行,我市青少年训练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再多的成绩都已属于过去,新的征程就在脚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徐州市体育局将一如既往,紧密把握国家和省竞技体育发展新形势,立足自身,高标定位,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体育人才,为江苏的竞技体育发展和体育强省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暂无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