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体育局:创新推进融合发展 助力建设体育强省
近年来,在省局的悉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常州市围绕体育强省建设,不断改革创新,积极实施“体育+”“+体育”融合发展战略,有力地促进了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高点谋划、强力推进,体教融合硕果累累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全市体教融合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效益,人才输送、大赛贡献等始终位居全省前列。一是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紧紧围绕推进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全面落实学校体育特色项目、体育社团、体育课、体育活动、学生锻炼时间和体育技能等目标,让学校体育成为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的私人订制。全市共有15个运动项目布局在50多所中小学校,创建各类省级以上体育特色校119所,占全市学校总数的2/3。二是努力夯实人才培养基础。溧阳市、武进区、金坛区均开设有5个以上体育项目,并且每个项目都有6所以上小学、2所以上初中、1所以上高中开展业余训练。推进“精英教练进校园、高水平教练下基层”,全市50余名教练员进入学校,自编校本课程,指导学生体育运动。不断改善体校办学办训条件,常州体育运动学校成功创建为省优质特色职业学校。三是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与竞赛。联合市教育局制订常州市中小学生体育竞赛年度计划,并共同组织开展相关赛事。去年虽受疫情影响,我市仍举办了10个大项的市级竞赛,并在全省率先举办省级青少年体育比赛。四是全力推进校园足球和校园篮球。每年投入550万元作为校园足、篮球专项经费。全市共有市级校园足球示范校32所、市级校园足球试点校79所,并成功创建98所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天宁区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校园足球示范区”。五是全方位保障体教融合。联合市教育局于去年9月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全面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意见》,对体育特长生加分,优秀运动员特招,篮球、足球及小巧灵项目优秀运动员直通车培养等一系列政策进行了细化,每年安排15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开展体教融合的相关工作。体科所和体育医院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运动员机能测试和运动损伤诊疗康复。运动学校初中部与市实验初中、小学部与市实验小学实行集团化办学,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二、抢抓机遇、先行先试,体医融合成效凸显
紧紧围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目标,把体医融合工作作为优化公共体育服务、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办好体育民生实事的重要抓手,先行先试。一是探索创办体育医院。建成开放全省首家以运动康复为特色的体育医院综合门诊部,将原本服务专业运动队的运动损伤康复医疗资源向社会开放,着力打造集体质体能测试、运动能力评估、科学健身指导、运动损伤预防和运动康复医疗于一体、专业化的体医融合促进健康服务平台。在省体育局的组织指导下,2016年成功创办中国常州国际运动康复大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届,成为国内运动康复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化交流平台之一。二是创新开展慢病运动干预。2019年起,我们连续两年开展慢性病人群运动干预项目,市体育医院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运动健康指导门诊,通过体检及运动功能测试筛查,针对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的慢病人群开展运动干预模式探索,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社会体育指导员现场指导,效果明显。2019年底,还联合市卫健委出台《常州市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建设实施意见》,配套相应的设施设备和运营补助资金,进一步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建设运动健康指导门诊。三是精心实施青少年健康关爱行动。我们已连续三年开展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工作,去年还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年免费为全市50所中小学26374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脊柱健康公益普查,并做好脊柱健康知识公益宣传、脊柱侧弯纠正指导等服务,新华社予以关注并做专题报道。此外,我们联合市卫健委下发了《关于将国民体质测定纳入健康体检项目推荐范围的通知》,发挥体质测定在“防治未病”中的独特作用。
三、主动对接、乘势而上,融合发展方兴未艾
在着力推进体教融合和体医融合工作的同时,我们主动出击,集智聚力,通过全民健身部门联席会议等机制,努力寻求与其他部门工作融合的切入点,力争实现为民惠民、融合共赢。一是积极推进体育赛事与文旅部门的融合,推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以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马拉松等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参与性强、综合效益好的项目为重点,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重大赛事。我们还积极参与大运河文化建设,创办“发现常州·遇见大运”城市定向赛等活动赛事,同时结合西马、茅马等大型赛事,定制相关体育赛事旅游产品,成为推动我市旅游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环球动漫嬉戏谷、常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赛、溧阳市入选中国旅游精品项目,其中环球动漫嬉戏谷、溧阳市分别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十佳景区和十佳旅游目的地”。二是努力加强体育与城管园林部门的融合,推动群众体育设施提档升级。先后在钟楼区青枫公园、天宁区紫荆公园、新北区三江口公园建设智慧健身步道、二代智慧健身路径、体育社会指导员名师工作室、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室,让市民在每天的生活中都能感受到“体育温度”,也让公园的品质和功能同步得到提升。三是全面深化与建设部门的融合,推动我市大型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为目标,主动对接,积极推动国际足球赛事中心、国际网球赛事中心、水上运动中心、棒垒球基地、自行车基地等大型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另外还与市级平台公司深度合作,利用公司收储的闲置土地,投资建设市足球训练基地、投掷房、射箭场和配套用房,拓展运动队的训练空间,改善训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