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贯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解读

发布时间:2020-07-16 16:18浏览次数: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我省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试点省份,已经率先开展体育强省建设。6月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贯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对我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去年国办文件精神、推进体育强省建设作出全面系统安排。这个文件已经在省政府网站上公布。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经省政府领导批准,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这一文件,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体育局陈少军局长,省委教育工委徐子敏副书记,省发展改革委汤明海副主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黄萍副厅长,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徐循华,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健康促进处处长吴红辉。省有关部门相关处室负责人也在发布厅前排就座。我是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魏赟,受省政府张叶飞副秘书长委托,主持本场新闻发布会。首先,请省体育局陈少军局长发布新闻。

  陈少军(省体育局局长):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感谢媒体界的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江苏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最近,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贯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对我省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江苏体育强省建设,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安排。这里,我把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个简要介绍。

  一、《实施方案》起草的背景和过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颁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起草过程中,中央各部门到各地调研。这期间,国家体育总局专程来江苏调研,经与省政府协商,决定以江苏为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体育强省建设工作,从省级层面为体育强国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并于2018年底和省政府签署共建新时代体育强省的战略协议。

  去年以来,围绕贯彻落实《纲要》和《协议》部署要求,省体育局先后赴全省13个设区市及部分县(市、区)开展体育强省建设专题调研,充分听取各级政府、体育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今年4月,根据省领导要求,在全面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和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文件起草思路和重点,即统筹抓好中长期规划及近几年需重点推进的事项,既体现中央有部署、江苏有行动,同时还积极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江苏经验。5月上旬,形成征求意见稿后,省政府办公厅向13个设区市以及23个省有关部门和单位征求意见。根据意见反馈情况,省政府办公厅会同省体育局对有关内容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6月24日,省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江苏省贯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6月底,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通知。

  二、《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

  主要是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高点站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始终,站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谋划体育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充分发挥体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要作用,助力体育强国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

  二是注重目标导向。对照《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的战略目标,贯彻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科学设定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建设标准,厚植江苏体育优势和特色。

  三是做好政策衔接。注重与国务院已经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以及我省《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江苏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衔接,在时间节点、目标数据等方面规范统一表述。同时注意融入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和“一带一路”建设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力求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四是强化组织落实。提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对《行动计划》每项任务逐一明确责任部门和单位。

  三、《实施方案》的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主体结构包括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四个部分,同时以附件形式制定近3年具体行动计划。

  (一)关于总体要求。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增强人民体质、健全促进全民健身制度性举措,为服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发挥积极作用,为推动体育强国建设、让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作出江苏贡献。

  (二)关于发展目标。区分三个阶段,到2022年,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广泛参与、市场充满活力的开放融合的体育发展新格局;到2035年,建成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强省,为建设体育强国、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江苏示范;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省,体育成为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显著标志。

  (三)关于重点任务。围绕优化公共体育服务、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加快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繁荣体育文化和深化体育改革等5个方面,设置了22项任务。

  (四)关于保障措施。分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保障和营造良好环境等三个方面。

  (五)关于近3年行动计划。包括全民健身行动、竞技体育为国争光行动、“三大球”振兴发展行动、后备人才菁英培养行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行动、体育融合发展行动、体育社会组织创优行动和体育信息化行动等8项行动。

  四、《实施方案》的特点

  总体上突出了三个方面:

  第一,在目标规划上充分体现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要求。在三年行动计划中,独立设定2022年发展目标,在重点实施的八项行动中,结合江苏体育工作实际,在体育设施建设、国民体质健康、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尽可能量化相关指标数据,明确方向、自加压力,为顺利实现第二阶段(2035年)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对于第二阶段(2035年)发展目标的设定,对标《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优化设计和调整完善,体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发展要求。例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和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设定为“2.5平方米、45%、92%”,江苏的《实施方案》设定为“3.8平方米、50%、95%”。

  第二,在组织实施上坚持长远规划与阶段安排相衔接。《实施方案》是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中长期纲领性文件,在对江苏体育发展现状及趋势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基础上,对较长时期的体育发展作出总体安排,描绘了体育强省建设的蓝图。同时,兼顾“长规划、短计划”,以附件形式明确近三年的行动计划,体现出近期加快推动体育强省建设的具体操作。

  第三,在方法路径上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体育治理效能。结合新时代新要求以及近年来工作实践,聚焦体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堵点,如发展不平衡问题,《实施方案》坚持均衡发展目标,提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以及区域、人群均衡发展,实现城乡“10分钟体育健身圈”;如体制机制障碍问题,按照开放融合、守正创新的思路办法,突出管理机制改革,着力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社会组织提供多元体育服务和产品;在社会组织改革方面,推动建设现代体育社会组织,提升体育社会组织行业治理水平;在竞技体育发展方面,进一步发挥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重要作用。同时,贯彻“体育+”“+体育”发展理念,深入推动“体教融合”“体医融合”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政策保障。

  接下来,省体育局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认真抓好《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有关详细的情况,我和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一起回答大家关注的问题。谢谢。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谢谢陈少军局长。下面,记者朋友们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说明自己供职于哪家媒体,并且说明提问哪位负责人。

  新华社记者:有一个问题请教体育局领导: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建设优质高效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对标《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优化和完善,体现了江苏体育事业高质量走在前列的发展要求,我们觉得这个指标非常系统化,想请问一下,如何实现这一系列指标?

  陈少军(省体育局局长):谢谢,这是关于全民健身的一个问题。应该说体育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增强人民体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推动全民健身事业,从体育工作来说,应当是首要任务。我们的根本目标还是围绕健康中国和健康江苏建设,不断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全民健身工作,应当说在江苏有比较好的基础,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就和江苏省政府签订了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协议,这个在全国是最早签订的。到了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又和江苏省政府签订了共建新时代体育强省协议。总体上来说,我们全民健身的基础是比较好的。

  这次文件在这一方面琢磨也比较多,提的指标相对《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设定是要高一些。比如,刚才我介绍的全民健身方面的几个主要指标:一是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二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三是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人数比例。我们认为,经过努力,江苏设定的指标是可以实现的。具体要从几个方面努力:

  一个是强化政府职责,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大家也都知道,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把全民健身指标,包括体育公园建设、体育步道建设纳入每年工作范围,省政府工作报告都有这方面内容。同时,省委省政府对地方高质量发展考核,也有全民健身体育方面的指标。与此相适应,全省市县政府也都有明确部署和安排。接下来,还要继续发挥好联动机制,上下共同努力,形成组织实施全民健身的一种合力。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还要持续推进体育设施建设。去年底,全省已经建成步道1.18万公里,体育公园905个,90%的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都建有健身小公园。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完善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10分钟体育健身圈”。我们原来的提法,最早是在城市里提出“10分钟体育健身圈”,现在要建成城乡一体化的“10分钟体育健身圈”。这个主要是解决群众到哪里锻炼的问题。当然体育设施建好了以后,还有一个开放的问题。我们省各有关部门也会协同合作,进一步推动相关行业企业的健身设施向社会开放。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方面,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有了地方锻炼,还要让大家知道怎么锻炼,怎么科学锻炼。这个方面,我们要加强健身指导和服务。一个是,从我们体育系统来说,有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还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要把这些网络和队伍作用发挥好,在做好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开展科学健身指导。再一个,调动多方面资源,包括专业运动队、专家学者,送指导、送培训进社区、到乡村。我们和省有关部门合作,深入开展“体医融合”“体教融合”,也跟各级各类媒体合作,加强宣传,把健身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同时,在方式方法上还要适应时代变化,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更多运用新媒体等途径,高密度反复地加强宣传和指导。这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们跟各媒体都有良好的合作,而且也取得了很好效果。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把科学权威的健身知识送到群众身边,送到他们手上。

  江苏省体育局、江苏体育总会都有相应微信公众号,包括足球协会、篮球协会、广场舞协会等,都有大量健身科普小视频,大家一看就懂,也容易学会,欢迎大家关注。

  第四个方面,要丰富群众身边赛事活动,增强活动趣味性,动员大家都动起来,健身搞得热闹一点。我们还要多组织一些赛事和活动。目前,全省共有县级以上各类体育社团3000多个,去年我们对协会组织的活动做过统计,共有1.3万次,参加的人数也是相当多。下一步,还是要加大这方面力度,组织大家喜闻乐见的、愿意参加的、比较有趣的赛事,把大家吸引到健身活动中来,进一步增加赛事活动的频次。

  全民健身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体育部门,我们知道,今年上半年疫情,对文体产业在内的很多产业都有影响,当前全国已经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六稳六保”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体育产业怎么规划下半年工作,包括当前存在的现实困境大概是怎样的?请体育部门介绍一下。   

  陈少军(省体育局局长):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影响很大。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加快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是当前重要的工作。对于体育活动来说,不管是体育活动,还是体育赛事,相对来说都是人群聚集的,疫情对体育产业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也做过一个统计,原计划上半年省内举办20项次国际赛事、41项次全国赛事、12项次马拉松赛事活动,均被延期或取消;体育场馆、健身场所一段时间停止开放,体育彩票休市达49天。    3月份,我们做过一个抽样调查,大约33%体育企业预计经营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20-50%。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按照省政府要求,全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体育产业健康稳步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也就是“体育产业15条”纾困政策),取得积极效果,体育产业正在加快复苏。特别是部分体育装备制造企业适应群众居家健身需求,小型健身器材销售火爆,经营业绩逆势上扬。我们将继续推进“体育产业15条”助企纾困政策落实,联合金融机构深化银企对接,切实帮助企业渡难关稳发展。

  今年4月份,省体育局还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7个方面23条政策措施,着力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效和体育消费水平。

  下半年,我们还将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科学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在坚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稳妥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省体育局已经印发《江苏省体育赛事活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明确各类赛事活动组织的具体方法。

  二是提振体育消费市场。一方面,支持需求侧,继续做好5000万元体育消费券发放工作,引导消费;另一方面,支持供给侧,培育数字体育、在线健身、线上培训、线上赛事等新业态新模式。近期,我们还在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鼓励引导有条件地区创建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

  三是抓好平台载体建设。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体育产业基地、体育服务综合体、体育小镇等载体的标准引领和动态管理,确保今年底建设100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认定40个体育服务综合体的目标如期完成。同时配合省发展改革委,打造一批体育产业特色鲜明、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体育休闲方向的特色小镇。

  四是加大产业项目培育力度。省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已经启动,今年总盘子仍为1个亿,我们将做好资金评审立项工作,遴选一批优质体育产业项目,进一步放大资金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

  再一个,打通体育产业发展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现在从国家和省层面来说,已经出台一系列政策,但是这些政策怎么送到体育产业手上去,让大家都知道,怎么来申请,有哪些渠道,哪些便利?这些还要做好服务工作,我们跟发改委一起做好这项工作。

  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里。

  中国江苏网记者:我想问一下工信部门,刚才提到体育用品制造,下面,我省在体育用品制造升级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打算?

  黄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大家都知道,体育用品实际上是满足老百姓体育需求、促进体育强省建设的一个重要物质基础。应该说,江苏十分重视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我省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的数量、产业规模,在全国都处于前列。下一阶段,工信厅作为工业主管部门,要以此次《实施方案》的发布为契机,按照发布的目标要求,按照三年行动计划的举措,在省体育局的统一协调下,重点开展三个方面工作。

  第一个方面,促进体育用品的研发创新。刚刚陈局长发布的时候也讲了,后疫情时代,老百姓关注健康,体育用品,特别是家庭小型健身器材有广大市场需求,所以我们要鼓励体育用品企业瞄准老百姓不断变化的、不断增长的新的消费需求,以这个需求为导向,鼓励体育用品的研发创新,重点要发展一些,比如说智能装备产品、智能运动产品,还有冰雪装备器材,还有家庭用小型健身器材,这一系列满足新的消费需求的产品。这是第一个方面,提高产品的研发创新。

  第二个方面,提高体育用品企业的转型升级。没有好的企业,生产不出好的产品,所以要围绕老百姓消费的理念、趋向的变化,引导企业搞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这样才能满足老百姓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需要,才能生产出好产品。同时,我们要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引领作用,鼓励一些体育用品企业申请国家和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引导这些企业,从以往的单纯生产制造,向研发设计、营销推广、运营服务等上下游领域延伸,走向产业链中高端。这是在产业方面。

  最后一个方面,刚刚陈局长也说到的,就是体育信息化建设,全省要制定“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我们要瞄准体育信息化建设需求,在“十四五”信息化规划里面,把体育信息化建设统筹考虑起来。这样的话,能够为老百姓提供一些如线上健身指导、线上场馆预定,还有线上体育培训等,引导消费新模式、新业态,促进体育信息消费升级。

  最后,我想代表工信厅,感谢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制造业发展,特别是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谢谢大家!   

  中新社记者: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教育工委徐书记,我们知道现在中小学学生“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我们在“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方面,教育部门有没有什么思路和举措?

  徐子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谢谢这位记者对青少年健康的关心。大家知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促进青少年健康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非常重要的内容。教育厅对这方面工作高度重视,结合贯彻这次《实施方案》,我们具体要强化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个,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促进工作。各位记者也参加过体质健康发布会,从2017年开始,我们实施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制度,2019年开始,又实施了大学生体质健康等级证书制度。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为全省898万名中小学生发放了体质健康报告书,为37万多名大学生发放了体质健康等级证书。下面,我们要进一步把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和健康干预工作很好结合起来,根据这个监测结果,为每个中小学生制定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运动、营养干预方案,通过运动和营养来避免更多的出现“小胖墩”,提高健康干预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第二个,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学校体育改革方面,我们着重于要确保体育课面向全体学生正常开展,确保体育项目全面常设。比如说在幼儿园和小学推广一些学生更感兴趣的快乐体操、小篮球、趣味田径等项目,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发挥校园足球改革的先锋作用。    另外,我们现在很多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延时服务,延时服务中间,我们增加体育延时服务项目,试点家庭体育,让家长更多地参与亲子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校内体育竞赛。

  第三个,大力加强学生健康教育。我们结合《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因校制宜制定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或者公选课,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最后一个,开展学校体育专项督导,这些任务是不是得到落实,关键是要加强督导。教育督导办今年1月份已经专门印发实施《江苏省中小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规定从今年开始,全省中小学每学期公示各年级健康课程课表和每天学生校内体育活动安排表,以班级为单位,公示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以及我们所关注的近视率,公示本校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总体情况。这些督导结果将列入设区市教育部门考核指标。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现代快报记者:想问一下省发展改革委汤主任,发改委在这次体育强国建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制定了哪些发展措施?

  汤明海(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发展改革委将重点围绕加强规划引领、加大设施供给、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推动体育强省建设。

  一是将体育发展专项规划纳入全省发展规划体系中,作为整个规划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在编制“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将体育强省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明确提出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

  二是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供给。总的目标是通过体育设施建设,打造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公平可及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网络。重点加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会足球场地等公共体育设施项目建设,通过扩大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对体育的需求。

  三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我委将与省体育局共同推动落实《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更好发挥体育产业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我省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健全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持续激发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推动江苏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京日报记者:我想请问一下,如何通过文化旅游与体育融合,推进江苏体育强省建设?

  徐循华(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我的体会是,文化滋养人的精神,旅游放飞人的心灵,体育使人强身健体。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我觉得通过体育强国、体育强省建设,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刚才少军局长也谈到了今后“体育+”、“+体育”是发展趋势,也是数字化互联网时代跨界融合发展大的趋势,文化旅游部门将从三个方面推动与体育融合,助推体育强省建设。

  一是文化旅游与体育深度融合发展有要求、有需求。国家和省里系列文件,都提出要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我省体育产业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目前全民全域旅游时代已经来临,旅游消费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而国民旅游的方式也逐步由传统观光型向体验型转变,特别是促进健康、增强体质、具有观赏与互动性的运动休闲旅游产品供不应求。可见,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将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催生新经济业态,形成叠加和溢出效应,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抓手和动力。

  二是文化旅游与体育深度融合发展有基础、有条件。江苏是旅游大省、文化大省、体育强省,产业基础雄厚,资源禀赋优越,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很多体育旅游产品。目前像自行车、半马、滑翔机、皮划艇、滑雪(草、沙)等项目已经受到很多消费者追捧,各种“赛事+旅游”也是方兴未艾,省内众多设施优良的体育场馆和专业人才也为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有力支撑。我省居民收入水平较高,有强烈的出行愿望和健身需求,而热衷旅游和喜欢健身的这两类人群具有较高的重合度,催生众多运动休闲类的旅游产品。体育和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也拉伸了消费链,带动了运动装备、私人教练、房车等相关行业和产业。推动我省旅游资源和体育资源深度融合,实现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和强身健体需求,这项事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三是文化旅游与体育深度融合有成效、更有前景。体育旅游具有鲜明的空间属性,发展体育旅游要从体验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双管齐下,前者主要依托企业和市场,提升体育体验价值为核心的内容以及其他辅助体验的创新,政府应当主导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平台化创新。体育和文化旅游部门可以充分整合利用资源,发挥融合成效,例如各类体育场馆、体育公园、体育院校以及各类大型赛事、体育活动要融入旅游与文化的元素,而各地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风情小镇、乡村旅游区、工业旅游区以及各类文化旅游示范基地要引入大众喜闻乐见的运动休闲项目。江苏已有一批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项目或品牌,如:江阴海澜马文化主题旅游区、扬州红山体育公园、阳澄湖半岛骑行道、无锡蠡湖体育旅游基地、扬州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金牛湖水上体育运动中心、无锡环太湖自行车赛、南通开沙岛体育休闲旅游基地以及宜兴湖父深氧体育休闲旅游路线等。我就回答这些。十分感谢新闻媒体和各相关部门对江苏文旅工作的支持。谢谢!

  扬子晚报记者:《实施方案》中提出“体育融合发展行动”,请问省卫生健康委在推进“体医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打算?

  吴红辉(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健康促进处处长):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开展全民健身,是促进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础。推进“体医融合”发展,既是建设体育强省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江苏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近年来,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和体育部门密切配合,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良好成效。下一步,我们将从3个方面积极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省卫生健康委将进一步加强和省体育局的沟通协作,建立定期协商工作机制,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在理念、规划、政策、活动等方面深度融合,共同推动市、县卫生健康部门和体育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在全民健身运动中融入更多健康元素,推动全民健身与卫生健康工作协同开展。

  二是深化重点领域合作。前期,我委和省体育局联合开展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江苏健步走”“健康中国行—科学健身”等各类主题活动;联合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培训,科学指导群众做好健康自我管理;探索开展运动处方师培训,指导社区医生为慢性病患者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等。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落实合作项目,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一步宣传“体医融合”理念,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开展科学健身指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队伍建设,推广运动处方师培训,有序扩大培训规模,为社会提供充足的“体医融合”专业指导人员。

  三是优化支持性环境。在推动建设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健康社区、健康单位进程中,把全民健身、科学健身作为健康支持性环境的重要内容。在医疗机构逐步开设运动医学门诊,推动非医疗健康干预措施,鼓励医院指导住院患者通过八段锦、保健操等进行康复锻炼。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立国民体质监测站点,科学指导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参加以健康骨骼、科学运动为主题的相关活动。

  我们还将联合体育部门开展“体医融合”工作调研,及时总结推广各地成功案例和特色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建设体育强省奠定坚实基础。谢谢大家!

  新华日报记者:有两个问题问体育局陈局长。第一个是江苏体育事业发展在全国处于什么样的水平?第二个问题,《实施方案》提出要深入推进体育强省建设,江苏体育强省建设的目标是什么?谢谢!

  陈少军(省体育局局长):我来回答这两个问题。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的有力组织下,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江苏体育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总体上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体育工作总体上可分成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三大块。

  群众体育方面,我们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成唯一以省为单位的全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9平方米(全国第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

  竞技体育方面,坚持走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不断拓展省优秀运动队联合办队渠道,竞技体育规模和实力处于全国前列,先后有24人获得35人次奥运会冠军,179人获得506人次世界冠军,近几届奥运会江苏贡献度保持在全国前列。目前,我省在体操、击剑、跆拳道、女子排球、女子橄榄球等项目上已有24名运动员获得东京奥运会入场券。

  体育产业方面,我省体育产业发展态势强劲,2014年以来,全省体育产业复合增长率达到18%。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2.66万亿元,增加值1万亿元,我省总规模为4066.18亿元,增加值为1387.20亿元。也就是说,我省体育产业大体上占全国1/7,增加值占全省GDP1.5%。

  经济越发展、生活水平越提高,体育的价值越是突出,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越旺盛。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必须充分发挥体育多元价值功能,加快建设体育强省。体育强省之强,一是体育运动人口多,二是体育运动水平高,三是体育运动相关产业强。

  刚刚你提到的目标,我省文件设定了三个阶段的具体目标:第一,到2022年,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广泛参与、市场充满活力的开放融合的体育发展新格局。在三年行动计划中有若干的量化指标。第二,到2035年,建成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强省,公共体育服务优质高效,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青少年体育蓬勃发展,体育产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其中有些具体指标,刚才已作了说明和介绍。第三,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省,体育成为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显著标志。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谢谢陈局长。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发布会就开到这里。谢谢大家!


信息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网
[暂无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