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苏州)建设工作评估报告

发布时间:2020-10-24 16:46浏览次数:

担当实干育新机 砥砺奋进开新局 在夺取“双胜利”中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苏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现代国际大都市、美丽幸福新天堂”愿景,以“增强人民体质,提升城市品质”为根本任务,按照体育强国、体育强省建设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良性作用,推进体育产业和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强化体育产业要素保障,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热情,着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2015年至2019年,全市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从701.36亿元扩大至985.16亿元,增加283.8亿元,增幅40.4%;体育及相关产业总增加值从208.16亿元扩大至300.21亿元,增加92.05亿元,增幅44.2%;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5年的1.44%提高到2019年的1.6%,提高0.16个百分点。

  一、坚持开放融入,以体育产业的新答卷回应新时代。深刻认识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是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一是坚定行业自信。坚持在一带一路、健康中国、大运河文化带、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和自贸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叠加的机遇中找准体育产业的发展定位,推动体育与教育、文化、卫生、养老、旅游等融合发展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推进体育与全域旅游、美丽乡村、社会公益等内容有机结合,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在有“风景”的地方放大体育的多元功能,在有“地位”的领域刷新体育的“存在感”。二是完善政策体系。相继出台《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苏州市市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制订并适时修订《苏州市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苏州市市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苏州市市级体育产业补贴项目实施细则》等涵盖产业及消费政策、载体设施、主体培育等若干领域的一系列组合政策。三是夯实产业基础。积极打造“一核、三带、一集群”的体育产业空间格局,加强体育产业载体建设,昆山市、张家港市先后被列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3个项目入选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典型案例,2个项目被列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建成国家级产业基地5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19个、市级体育产业基地62个,建成国家级体育小镇1个、省级体育小镇1个、省级体育服务综合体6个,建成全国体育旅游景区5个、全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3个、全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2个、全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2个。全市涉及经营体育及相关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达7984家,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制造和服务、体育彩票等产业链持续保持协调、高速增长态势。

  二、坚持创新实践,以联系示范的新标准引领新发展。苏州以争当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中的示范点为目标,逐步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苏州特色的体育产业优势项目和赛事品牌,为全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示范经验。一是打造示范样本。今年7月,苏州在全国率先发布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苏州)建设工作指标体系,运用标准化原理对体育产业实践中的相关工作进行科学梳理和经验总结。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75个观测点组成,从体育产业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载体、实际举措、产业间互动等多个角度,评价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工作开展的总体状况。通过创新“标准化”载体,打造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工作标准,实现体育产业联系点实践工作从“无参考”向“有依据”的转变,从“实践探索”到“理论总结”的提升。二是深化评估绩效。在高水平完成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各项指标体系工作后,继续研制编写了《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苏州)建设工作评估报告》。通过权重赋值测算,对三级指标逐层逐条定性和定量分析,依据采集评定方法确定每项指标得分,苏州总成绩为95.133分,等级为优秀。三是驱动发展引擎。评估报告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苏州体育产业现阶段发展状况,存在困境、优势与不足:苏州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的扶持力度,以及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体育服务业基础依然相对薄弱,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体育中介业等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规划有待优化;体育产业与教育、文化、卫生、养老、旅游等方面的融合发展缺乏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作等具体举措,产业融合发展有待强化。未来,苏州须进一步对标找差、精准施策,放大优势、补齐短板,不断探索具有苏州特色的体育产业发展新路径,加快推进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夺取发展新胜利。

  三、坚持提质增效,以消费试点的新作为开创新局面。深入实施“深化改革攻坚工程、全民健身幸福工程、竞赛品质提升工程、精英人才培育工程、产业消费提振工程”,积极创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加快形成更加开放的体育产业新格局。一是不断壮大优质消费载体。强化体育产业空间发展的战略一致性、产业协同性、功能联动性,充分发挥重大产业平台的引领作用,推动资源整合和产城融合,打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更高质量的空间格局和产业新版图。完善体育消费专项补贴政策,用于体育消费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的品牌体育活动、对优秀消费试点企业的奖励以及平台建设和维护费用。加大对体育文创产品的创作生产扶持力度,激活体育新兴产业活力。引导建立以体育服务为核心,文化、旅游、商业、娱乐等功能相结合的体育设施生态圈。二是精准实施优质消费项目。疫情期间及时推出苏州体育“惠十条”,从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租金减免、拉动消费等方面支持体育企业复工复产,进一步扩大“体融通”担保贷款项目范围,简化操作流程,降低贷款手续费用,切实缓解体育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围绕苏州“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深入实施“体育惠民消费行动”,借助中超联赛在苏州举办之势,以“姑苏八点半·中超来相伴”为主题,全市联动开展“体育消费节”活动近30场,持续打造苏八点半·体育夜市”夜经济IP。三是全面丰富优质消费业态。以“三大球”为重点,“两小球”为亮点,水上、冰雪、户外时尚休闲项目为特色,争办国际高端体育赛事集群,积极筹备 2021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2023年亚洲杯足球赛。重点实施“加强体育消费载体建设行动、焕新竞技体育赛事活力行动、助推体育新兴产业发展行动、丰富体育产品供给行动、引导体育消费行为行动、规范体育市场秩序行动”等“六大行动”。依托苏州地域特色与优势项目,重点打造培育太湖国际帆船港、中国航协澄湖航空飞行营地、苏州太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和吴中电竞产业园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

  下一步,苏州将深入贯彻本次会议精神,以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构建国内外双循环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努力打造体育产业示范标杆城市,为全省体育事业、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信息来源:苏州市体育局
[暂无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