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体育局:扎实推进体教融合工作 加快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0-01-16 11:02浏览次数:

  近年来,常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出人才、争荣誉”的竞技体育发展指导思想,扎实推进体教融合工作,着力构建符合常州竞技体育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效益,取得一定成效。

  在刚刚公布的2018年全省各市培养输送运动员在全国以上大赛所获成绩折算得分的榜单上,我市获得525.5分,位列全省第一。在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上,我市培养输送的213名运动员代表江苏参加比赛,其中76人次获得金牌38枚,本市籍运动员获金牌数位居全省第一,获金牌人次位居全省第二。2019年,我市共有33人参加江苏省优秀运动队试训,试训人数名列全省第二。我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员赵帅获2019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63Kg级冠军、姜佳音获2019年国际篮联三人篮球世界杯女子组冠军、吴照华获2019年第15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武术套路男子刀术冠军,我市世界冠军总数增加到26个。这些成绩的取得,再次坚定了我市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上矢志不渝的初心。我们将牢记使命、砥砺

  前行,继续书写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这份答卷。

  一、因势而谋,以拓展青少年体育活动设施为契机深化体教融合

  2013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和江苏省政府在常州签订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共建协议。我市以此为契机,加快建设“设施更普及、组织更健全、活动更丰富、服务更优质、群众更满意”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在此过程中,我市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设施网络建设,切实保障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场地需求。一是顶层设计、规划引领。市政府积极推进“31166”工程,出台《常州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青少年体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其中,重点发展青少年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大力推动游泳、足球、篮球场馆建设,目前市级层面配套室内标准游泳池和篮球馆的全民健身中心有11个,有效缓解了青少年学生课后运动场所短缺的问题。二是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市政府大力推进青少年喜爱的足球场、篮球场等中小型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市级层面出台政策,对新建的八类中小型场地及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室内体育馆、游泳馆进行补助。我局与市教育局在新建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建设上紧密合作,推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由市体育局下属奥体场馆管理公司运营管理模式,在满足学校体育教学需求的同时,向社会特别是向青少年开放。目前,奥体场馆管理有限公司已托管了10所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三是广泛参与、共建共享。我局与市级平台公司深度合作,不仅在新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划上与我市体育运动项目布局相结合,更好地满足市队校办的需求,同时利用平台公司的200亩闲置土地,由我局投资建设市足球训练基地,包括6片11人制标准足球场、2片8人制足球场和室内外投掷场、射箭场及配套管理用房,项目将于今年6月建成投运。

  二、顺势而为,以提升青少年体育运动水平为抓手深化体教融合

  近年来,我市积极抢抓体育强国建设机遇,围绕让青少年热爱运动、科学运动、方便运动,不断拓展青少年体育项目,提升训练水平,培养和选拔了一批优秀体育苗子。一是推动专业教练进校园。按照“精英教练进校园、高水平教练下基层”要求,我市鼓励市少体校、军体校、运动学校的专业教练进校园,自编校本课程,指导学生积极开展各类体育运动。市少体校的游泳、体操、武术、乒乓球,市军体校的柔道,市运动学校的篮球、网球等都在周边学校开设校本课程,教练员进入学校进行运动项目专业教学,让学生享受专业教学的同时也提高了跟班体育教师的训练教学水平。二是加强对体育特色校的指导管理。我局与教育部门注重加强对体育特色校的指导管理,将足球、篮球等适合在学校开展的项目与体育特色校创建相结合,打造出一批名校办名队项目。目前,篮球、足球、乒乓球及快乐体操等10个项目的市运动队都由基层学校承办,占我市运动队伍总数的1/3。我局与市教育局还专门制定竞赛计划,增加体育特色校的交流比赛机会,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三是建立青少年校外体育培训基地。在市属各全民健身中心挂牌“体校分校”,按照“体校主导、一校多点,体教融合、产业支撑”的思路,将市体校的专业教练外派到各中心,实行主教练负责制,与各中心聘用的二三线教练共同组成训练教学培训团队。主教练负责教练团队管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二三线教练负责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及项目推广。通过青少年校外体育培训,辐射各场馆周边近80所中小学,协助学校开设校本课程,每年开展各类培训近20万人次,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也从中选拔了一批优秀的体育苗子。四是搭建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平台。我局联合市教育局在开展初中“育苗杯”运动会、高中阳光体育联赛、青少年阳光体育夏令营和“校园体育之星”评选等品牌活动的基础上,每年还组织开展中小学生足球、篮球、快乐体操等各级各类比赛、展演活动超过200次,吸引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推动足球、篮球和快乐体操等项目在青少年中广泛普及。同时,我们在承办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中国女排职业联赛等重大赛事时,组织中小学生免费观赛,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水平的体育比赛,激发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三、乘势而上,以强化青少年体育保障措施为重点深化体教融合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服务保障,有效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一是加强政策措施保障。我局与市教育局联合下发《常州市中小学优秀体育人才培养实施办法》,将体育成绩纳入中考,对体育特长生实行加分、对优秀运动员实行特招、对篮球和足球等重点项目实行优秀运动员直通车培养计划、对运动学校毕业生实行货币补偿安置等一系列政策。明确四星级高中全部组建篮球、足球、田径等基础项目运动队,并将篮球、足球高中联赛的参赛情况纳入学校综合考核体系。二是落实活动经费保障。我局与市教育局每年列支专项经费近500万元用于保障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的开展。三是完善科研医疗保障。依托市体育医疗科研所的专业资源,设立常州市体育医院,为中小学生提供运动员机能测试、运动损伤诊疗康复等。去年还免费为14所学校的近1万多名学生进行脊柱侧弯筛查,为青少年学生开展体育运动提供医疗科学技术支撑。四是加大基建投资保障。在体育运动学校成功创建为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我们又投入1个亿,今年完成了学校改扩建工程,全面提升学校硬件设施,学校初中部与市实验初中实行集团化联合办学,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确保运动员全面发展,切实解决运动员的后顾之忧。目前,学校正在努力创建江苏省优质特色职业学校。

  虽然我市体教融合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诸多不足。下一步,我们将以深化体教融合为目标,进一步加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着力提升青少年体育运动水平,全面加强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保障力度,为体育强省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暂无附件下载]